清朝一共出过两位摄政王,他们的权力到底有多大?难怪皇帝要忌惮

清朝是我国封建帝制的最后一任王朝,清朝前期的几位皇帝,都是励精图治,所以才会出现了康乾盛世 。但是自从嘉庆以后,清朝就逐渐的走向了衰败之路 。
【清朝一共出过两位摄政王,他们的权力到底有多大?难怪皇帝要忌惮】

清朝一共出过两位摄政王,他们的权力到底有多大?难怪皇帝要忌惮

文章插图
而历史上,总是会出现一种巧合,在清朝统治的这几百年里,一共出现过两位摄政王 。一位是在大清刚刚入关的时候,在顺治统治时期,开展了一场帝位的争夺战,最后为了安抚拥有强大势力的多尔衮,而最后做出的让步,让他担任摄政王的职位 。而另一位,就是在清末时期,光绪帝的弟弟,溥仪的生父,爱新觉罗.载沣 。
清朝一共出过两位摄政王,他们的权力到底有多大?难怪皇帝要忌惮

文章插图
这两位摄政王,一位出现在开国时期,一位出现在亡国的时候,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冥冥之中的注定 。在清朝不止出现过摄政王,还出现过两位辅政王 。这两位辅政王是和多尔衮同一个时期的,都是在顺治统治的时候 。一位是多尔衮的同胞弟弟,多铎,还有一位是多尔衮的堂兄弟,皇太极的心腹,济尔哈朗 。
原来多尔衮与济尔哈朗都是辅政大臣,因为当初要平衡两方的势力,所以这是最后双方都研究出来的决定 。可最后的多尔衮还是由辅政大臣升级到了摄政王 。那辅政大臣与摄政王,有何区别呢?
清朝一共出过两位摄政王,他们的权力到底有多大?难怪皇帝要忌惮

文章插图
从字面的意思来讲,辅政,就是辅佐君王处理政务,是将研究好的结果最后上报给皇帝,由皇帝裁决 。但是摄政,就完全不一样了 。摄政王,是可以直接决定事情的结果,无需上报给皇帝,自己就可以裁决,而“摄”这个字,本来就有代理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代理的皇帝 。一般都是在位的皇帝,由于年纪太小,不能执掌朝政,才会在朝中找寻一位摄政王来代理朝政 。所以说,摄政王就相当于是一位没有皇帝虚名的实际皇帝 。
清朝一共出过两位摄政王,他们的权力到底有多大?难怪皇帝要忌惮

文章插图
有摄政王的存在,就意味着所有的国事都由摄政王处理,皇帝就如同虚设一般 。
多尔衮当担摄政王时时,把控朝政大权 。顺治根本就不能亲政,而且多尔衮见到顺治的时候,也不用行君臣礼,朝中的官员,见到多尔衮的时候,也要行跪拜之礼 。所以后来多尔衮去世之后,顺治才会掘了他的坟墓,鞭了他的尸体,来发泄自己对他多年的怨恨 。
清朝一共出过两位摄政王,他们的权力到底有多大?难怪皇帝要忌惮

文章插图
而载沣与多尔衮相比,可是差远了,他没有多尔衮那样的军事头脑,在政事的处理上,不够决断,缺乏长远的目光 。所以即使他摄政,也挽救不回大清的亡败 。
诚征优秀稿件:投稿指南
相关推荐: 徐达醉酒后睡了朱元璋龙床,为何没有被朱元璋处死?
中国有句古话叫:“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很多跟随皇帝打天下的名将,最后都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 。其中典型代表就是韩信 。替刘邦打败了项羽,最后却被刘邦的老婆吕雉和萧何联手玩死了 。尽管刘邦看起来没有参与其中,但若没有他的首肯,吕雉和萧何又如何敢胆大妄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