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泰科技的第三次豪赌( 三 )


根据Gartner数据显示,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2019年销售规模达到410.13亿美元,预计2022年有望达到651亿美元,占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比例有望达到12%,并成为半导体细分领域增速最快的部分 。
其中汽车功率半导体有着很大的增长空间 。StrategyAnalytics和英飞凌的统计显示,纯电动汽车的功率半导体成本可达到350美元,是传统燃油汽车功率半导体成本的5倍左右 。
虽然纯电动汽车的市场在逐渐打开,但无论是安世半导体,还是其他汽车半导体公司都未表现出明显的业绩爆发迹象 。
数据显示,安世的营业收入规模从2013年的11.45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超过14亿美元,增速缓慢且平稳,并没有爆发式增长的迹象 。且2019年安世的营收还出现了1.18%的同比小幅下滑 。
国际主要的芯片厂商如德州仪器、安森美、罗姆、意法半导体等2019年业绩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
Tim告诉亿欧,过去一年电动车虽然在快速上量,但就产销来说,燃油车仍然是绝对的主流 。整个汽车半导体市场在ADAS相关半导体已呈爆发态势,电气化相关半导体随着欧盟CO2排放规范加速实施,潜力越来越大 。
“目前全世界的经济情况不可小看,新冠疫情带来汽车消费需求的缩减,某些地区甚至是10%到20%的下跌 。在这种情况下,车企对于新技术、新应用的投入也会更加谨慎,各大主机厂和一级供应商想到更多是活下来的问题,这对整个汽车半导体行业的创新显然是不利的 。”
Tim表示,在当前的汽车行业现状之下,汽车半导体企业还是需要重新做好战略规划,把每一笔研发预算都花在刀刃上 。
安世半导体的另一个潜在的市场空间,是国产替代 。
中国作为全球功率半导体的最大需求国,约占全球约35%的市场需求规模,但国内功率半导体厂商和全球领先的功率半导体巨头之间仍有差距 。安世作为被中资收购的全球半导体企业,有望实现更多进口替代,抢占海外厂商的市场份额 。
不过,Tim对亿欧表示,这一切的前提是国产能够达到外资产品可比拟的性能和更加低的成本 。
目前,安世半导体仅在中低压MOSFET产品上占据优势,高压的MOSFET以及高端的IGBT产品上尚未取得突破 。闻泰科技仍然需要更多的研发投入与创新 。
后记
当下,以碳化硅(SiC)、氮化镓(GaN)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在高功率、高频率应用场景具有取代硅材潜力,行业整体处于产业化起步阶段 。闻泰科技也在2019年推出了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功率器件 。
Tim告诉亿欧,正如通信行业从3G到4G、5G的进化,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效能更高,肯定会替代传统器件 。“如果竞争对手如英飞凌、科锐由于大环境因素影响,砍了或者推迟部分功率器件客户研发项目,或许会是闻泰科技赶超的机会 。”
当变化发生、市场格局动摇之时,也往往是重新分蛋糕的重要的时刻 。这个时候,敢赌的人不一定会赢,但不敢赌的,大概率会输 。
【?闻泰科技的第三次豪赌】【本文作者王方玉,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亿欧网授权发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 。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