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中国所有钧瓷

宋钧窑釉活,釉到足圈、元钧釉呆板露足多 。宋器少雕琢,蚯蚓走泥纹明显 。有的是兔毫纹,红斑有过渡边沿,有蟹甲绿,釉好胎如泥为宋 。足粗走泥纹不活为元 。

一文看懂中国所有钧瓷

文章插图
钧瓷工匠还运用含不同金属氧化物的各种材料,进行屡次分层施釉的方法,使产品构成绚丽多彩、天然生动的窑变流纹 。
钧窑蚯蚓走泥纹,这种纹理是钧窑特有的一种现象,它与建窑生烧构成沟壑状纹理相似,不过,钧窑在烧制中出现,后来又有釉继续融化基本填平了先前的裂纹 。官钧尤其明显,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可能与多次上釉有关,也与烧成机制有关,比如在烧制高温后有平火过程,然后再来一把火,最 后止火降温 。
一文看懂中国所有钧瓷

文章插图
钧窑,即钧台窑,是在柴窑和鲁山花瓷的风格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特风格,受道家思想深刻影响,在宋徽宗时期达到高峰,其工艺技术发挥到极 致 。无论是呈色和各种纹理的表现,做到窑变可控随心所欲的表现技术 。
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陶瓷器生产的黄金时期,各种制瓷传统蓬勃兴起,并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形成了瓷器生产百花齐放的局面 。正是在这一时期,河南中西部地区一度成为全国制瓷业的中 心,并涌现出一大批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瓷器品类和窑场 。其中以釉色淡雅凝厚、色彩斑斓艳丽闻名于世的钧瓷就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代表之一 。
一文看懂中国所有钧瓷

文章插图
钧窑瓷器的胎体粗厚,坚硬结实,与宋代为宫廷生产的用品灰青胎钧瓷完全不同,胎色发白,颗粒粗,小孔及裂隙易察觉 。
【一文看懂中国所有钧瓷】代道光年间《禹州志》记载:"州(即禹州)西南六十里,乱山之中有镇曰'神' 。有土焉,可陶为磁 。"对钧瓷釉色之美,明代张应文着文"钧州窑,红若胭脂者为最,青若葱翠色,紫若黑色者次之,色纯而底一、二数目字号者佳,其杂色者无足取"窑变是钧瓷的一大特色,清代蓝浦《景德镇陶录》赞美曰:"窑变之器有二、一为天工,一为人巧,其为天工者,火性幻化,天然而成┅┅其由人巧者,则工,故以|作幻色,物态直名之窑变 。"蚯蚓走泥纹,是钧窑的另一大特点,在古籍中同样有记载 。民国许之衡《饮流斋说瓷》:"钧窑之釉,扪之甚平,而内现粗纹,垂垂而直下者,谓之泪痕;屈曲蟠折者,谓之蚯蚓走泥印,是钧窑之特点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