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指南针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经纬中国独家投资

投资界(ID:pedaily2012)9月21日消息,第三方科研服务平台科学指南针宣布获得由经纬中国独家投资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 。
科学指南针起源于浙大,致力于解决高校科研人员测试难的问题,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甄选优质低价的测试资源,为高校科研人群提供平价而靠谱的分析测试服务 。为了提高服务能力,完善服务体验,目前也在不断组建自营分析测试实验室 。目前公司已经在全国主要一二线城市设立了21个分支机构,为几十万科研工作者提供过以分析测试为主的各类科研服务,总测试样品数超过65万,客户满意度超过98% 。
根据2020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2019年全国科研经费投入达2.2万亿,我国科研经费投入近10年年均增长率大于15%,随着我国向高端产业不断进军,科技研发投入未来会持续增长 。与材料检测相关的领域,如电子、机械、化学原料等,研发经费远高于其他行业,总市场规模在千亿级别 。
科研测试服务行业伴随着科研而诞生,历史非常悠久,但行业缺少专业化、标准化服务公司,企业对科研工作者一般不友好,呈现多、小、散、行业自律性不强等现象,尚未出现明显占据绝对优势的头部企业 。
从行业整体上看,第三方科研测试服务属于探索型检测行业 。检测主要分两类:认证型检测和探索型检测 。认证型检测一般有国标检测标准,交付结果中包含官方认可的检测结果证书;探索型检测由于没有国标检测标准,仅给出原始结果,没有官方认可证书 。认证型检测的目标是按照官方标准进行结果验证,获得资质;探索型检测则是科学研究或研发过程中的一些过程探索,检测的目的是探索某个问题 。
认证型检测是在明确自己的测试结果预期后进行的测试,目的就是拿到认证报告,对同一类样品一般只需要做一次测试;而探索型检测是研发过程测试,在研发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反复测试和验证 。因此,探索型实验的需求频次总体上远高于验证型实验 。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探索型实验需求的集中地,以高校作为探索型测试的切入点具有很大的优势 。高校用户在测试上消费能力强且为刚需,用户非常集中,对前期市场开拓非常有利,而且高校和企业之间有密切的产学研合作,高校用户毕业之后也有很大一部分会流入企业,这对于后续企业客户的拓展也有很大的帮助 。
从供给侧角度来看,科技部近年多次推出红头文件推动仪器设备共享,希望能够实现科研仪器设备的高效利用,高校/研究所的实验室改革在逐步推进,对外服务的要求指标在提高,这使得测试资源的供应比较充足,而且随着国内物流基础设施、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互联网工具可以优化整体效率,完成从用户需求的获取到供应商进行需求匹配,在全国范围内连接、调用测试资源 。
经过3年的发展,科学指南针已经完成了初步的用户需求积累,以完全市场化的方式发起高校分析测试方式的变革,以用户为中心,提高测试服务的整体效率 。材料测试服务上,科学指南针构建了一套服务模型并抢先占据了国内大部分市场,国内没有可对标的同类型企业 。此外,科学指南针在持续地探索和迭代 。
为了保证测试服务能够大规模运营,科学指南针从一开始就定下了全流程线上化、标准化的基本策略,并一项一项地打磨测试服务的流程和标准,并建立了一套严格的供应商质量控制体系,从开始试样到逐步增加接单量、考察供应商的满意度、争议单处理能力等 。
公司通过不断对供应商进行优化迭代,以保证服务质量的可靠 。在价格上,公司可以采取长期合作、以量换价的方式,争取较低的服务成本价 。此外,公司还会对供应商的送样规则进行优化和系统调节,确保不扎堆送样以保证测试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