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赏大臣每人一个肘子,官员们都感恩戴德,为何有人却出门就扔了?

乾隆皇帝这样做其实无可厚非 。清蒸猪肘子,而且还只是蒸个八分熟,这其实是满族在以前信萨满教留下的传统,这可以说是大清祭祀的一种祖制 。
不说别人,就乾隆当年都啃过这种清蒸且七八分熟的猪肘子,当年雍正祭祀完后,就把肘子发下去了,乾隆就立马二话不说啃完了,为什么人家能当皇帝?
别问,问就是有这个觉悟 。

乾隆赏大臣每人一个肘子,官员们都感恩戴德,为何有人却出门就扔了?

文章插图
先说说为什么派猪肉给这些官员们啃 。在我国古代,把祭祀食品分而食之,这称为之为散福 。信仰萨满教的满族在祭祀之事上一定程度被汉化,于是也有了祭祀的项目,可不是仅是在后金、满清建立的时候才有,而是之前就有了 。
而在朝堂上,乾隆也把祭祀剩下的白灼猪肘子分为官员名为“散福”:
“坤宁宫祭神胙肉,皆赐侍卫分食,以代朝餐,盖古散福之义 。”
所以乾隆把猪肘子分给大臣们这个行为,还是自古就有的传统 。本来这种事情也是很吉利的事情,皇帝散福,大家接着便是 。可为什么大清的臣子们,反而很讨厌吃这些猪肘子呢?
这和满清以前的游牧民风有关 。
在努尔哈赤等人奋斗的过程中,他们是真的从建州那个苦寒之地起兵 。清朝著名人间炼狱的“宁古塔”,其实最早是努尔哈赤的先祖们在此生活的地方 。古代的游牧民族没有现代看着天天骑马喝酒,刀割吃肉那么潇洒 。他们的食物稀少,每到冬天几乎都要饿着肚子 。
乾隆赏大臣每人一个肘子,官员们都感恩戴德,为何有人却出门就扔了?

文章插图
而且因为肉的稀缺,他们在祭祀的时候,其实很少把肉先煮熟了再祭祀 。
【乾隆赏大臣每人一个肘子,官员们都感恩戴德,为何有人却出门就扔了?】游牧的食物加热能力并不强,寒食,这是常见的 。在如今内蒙、西藏地区的牧民他们还有食生肉的习惯,还有一种名为“血肠”的鲜肉与内脏混合食品,就是诞生在当年那种恶劣的游牧环境之下 。
所以对于当年条件极其恶劣的建州女真而言,吃生肉也不少见 。那个时候,是真的饥不择食,但不可否认的是,女真在明末的八旗战斗力如此之强,和这种“茹毛饮血”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
就和当年契丹辽朝每到冬秋都要进行捕猎式军训,蒙古元朝进行草原那达慕大赛一样,女真“食生肉”或者是七八分熟的肉,都是为了保证民族核心尚武精神的一种方法 。
雍正即位的第一年,进行了祭祀之后,就把猪肘子散福分发下去了给儿子们,臣子们 。乾隆一马当先,三两口把白灼猪肘子啃完了,这肯定是获得雍正的加分的 。只是不知道乾隆是真的喜欢吃,亦还是强颜欢笑 。
乾隆赏大臣每人一个肘子,官员们都感恩戴德,为何有人却出门就扔了?

文章插图
乾隆在位的时间很长,长到他足够模仿他的爷爷,研究出一套“帝王心术” 。
猪肘子这个工具就很好 。当年雍正就用过这套方法来测试大臣,既是测试忠心,也是测试他们的忍耐度 。
古代的祭祀特别多,朝堂上经常就有乾隆分发的肘子 。乾隆也很聪明,他知道这种白灼肘子,不怎么熟,对于这些吃惯山珍海味的大臣而言肯定是难以入口的 。所以他不要求大家都在朝堂上吃完,他让这些大臣稍微吃一点,然后把这些肘子带回家,送给亲朋好友,给大家都分享皇帝的赐福 。
那么这些大臣当然感恩戴德啦 。肯定拜头大谢,但心里面有没有把乾隆骂了个遍,这就不知道了 。
退朝后,官员们就拿着皇帝送的猪肘子准备回家,所谓有的官员出门就把猪肘子丢了的说法就来自于这里了 。相信一开始,大家还是给乾隆皇帝面子的,不仅真的把猪肘子带回家给家人孩子吃,还昧着良心说好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