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创业板IPO中止潮出现 。截至9月22日17:00,共有116家企业变更审核状态为“中止”,其中多家公司因为需要更新财务资料,即补中报数据 。
有中介机构人士称,事实上部分IPO企业通过“补中报”以拖延回复时间 。前述北京一创业板项目组人士表示,“这招”在去年科创板审核时也出现过,“就是为了争取更多的回复时间 。”
深圳一名券商投行人士表示,从时点来看,本该到补中报的时候 。据了解财务数据有效期延长最多不超过3个月,如果此前财报审计报告基准日为2019年12月31日的,有效期将是9月30日 。“现在IPO项目大多处于问询回复的阶段,‘补中报’其实让企业有更充分时间回复,因为中报财务数据基本都准备好了,要补充的话实际上可以很快 。”该名投行人士表示 。
据了解,中止的IPO企业需要在三个月规定的时间内更新财务资料 。
新申报企业首轮问询平均用时28天
此前坊间有消息称,监管部门对新申报的企业暂停审核,对此,根据券商中国采访人员的梳理,新申报IPO企业的审核仍在有序进行 。截至9月20日,已有182家新申报的创业板IPO企业获得首轮问询 。
采访人员对这182家企业情况分析发现,从受理到首轮问询,监管层平均需要28天 。与科创板情况接近,6月30日至今科创板新受理的44家中有33家IPO获得首轮问询,监管层平均用时25天 。
其中,创业板有5家新申报的IPO企业首轮问询用时超过30天 。IPO企业成都趣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极端案例,公司在7月7日获得受理,在9月16日才获得深交所第一轮问询,长达71天!该公司次日(17日)随即主动中止,称补中报 。
此外,“江苏通灵电器”与“孩子王儿童用品”两家创业板新申报的IPO企业,监管层的首轮问询也用了40余天时间 。

文章插图
此前市场关心新申报的IPO企业会被监管层关注哪些问题,上周终于迎来答案 。据券商中国采访人员统计,首批亮出问询问题的共有12家企业,他们集中在9月15-20日期间提交回复 。这批新申报的企业,回复用时普遍在40天以上 。
从问题数量来看,平均每家被问29.5个问题,其中华泰联合保荐的中联云港数据科技问题数量稍多,共有39个 。
其中,毛利率、供应商、销售费用、营业收入、研发及核心技术、员工持股平台、历史沿革等是监管重点关注的问题方向 。

文章插图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IPO企业“补中报”竟有妙用!创业板IPO首轮问询答复耗时长 投行答卷压力大】 (责任编辑:DF398)
- 央视揭露股市“杀猪盘”幕后推手 证监会已部署专项行动打“黑”
- 太意外!特斯拉首次“电池日” 市值大跌2000亿 究竟发生了什么?
- 员工不足20人 这家黄金公司要收购茅台镇酱酒企业!A股又一家白酒股诞生?
- 国务院半个月两次“点题”新型消费 资本市场大有可为
- 均衡养分“吃”出聪慧宝宝
- “1号客户”曝光?3000亿新能源巨头大事件:将向奔驰供应电动汽车芯片?
- 近50亿资金翘板!三大“妖股”单日振幅最高40% 谁在刀尖舔血?
- 特斯拉发布新电池计划 还要推出2.5万美元“廉价”自动驾驶车
- 文物鉴定骗局闹剧屡屡刷新“底线”
- 田黄价位图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