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企业“补中报”竟有妙用!创业板IPO首轮问询答复耗时长 投行答卷压力大

_原题为:IPO企业“补中报”竟有妙用!创业板IPO首轮问询答复耗时长,投行答卷压力大,原因何在?
摘要【IPO企业“补中报”竟有妙用!创业板IPO首轮问询答复耗时长 投行答卷压力大】券商中国采访人员梳理审核数据发现,新申报的IPO企业从受理到首轮问询平均用时28天,与科创板接近 。但也有极端案例,IPO企业成都趣睡科技从受理到首轮问询长达71天 。(券商中国)
近期,投行圈内热议创业板IPO审核速度 。
券商中国采访人员梳理审核数据发现,新申报的IPO企业从受理到首轮问询平均用时28天,与科创板接近 。但也有极端案例,IPO企业成都趣睡科技从受理到首轮问询长达71天 。
投行“答题”工作进展相对缓慢 。根据采访人员统计,首轮回复披露平均用时达42天,比科创板慢 。有28家企业第一轮答复用时超50天 。对于可能要经历多轮问询的IPO项目来说,时间非常紧张 。此前科创板就有项目因超时“答题”而终止上市 。
如今,中止潮来袭 。截至9月22日17:00,有116家注册制下的创业板IPO企业申请中止,多家公司是因为要更新财务数据 。但有中介机构人士表示,事实上有部分企业通过补中报以延长问询回复时间 。
首轮答复平均42天,有企业补中报腾挪时间
创业板IPO“答题”压力笼罩在投行人身上 。
根据证券时报采访人员统计,截至9月20日,创业板注册制中已披露首轮问询回复的IPO企业共有76家(剔除“跳过问询环节”及“仅披露落实函”的企业),项目组首轮回复平均用时长达42天 。
相比之下,6月30日至9月20日期间科创板新受理的44家企业中有9家IPO企业已披露首轮回复文件,答复平均用时34天 。
创业板上述76家企业中,能在半个月披露回复的只有7家,分别为中辰电缆、深圳朗特智能控制、广东佳奇科技教育、青岛冠中生态、深圳奥雅设计、陕西红星美羚乳业、谱尼测试集团,均为证监会平移过来的企业 。其中谱尼测试集团只用时10天 。
截至20日,答复时间最久的是安徽英力电子科技,深交所7月17日发出首轮问询,公司及中介机构在9月15日才披露回复,历时达60天 。
就在9月21日-22日,该数据被打破纪录,各出现一单答复用时达到63天的案例,分别为民族证券保荐的江苏网进科技、长江证券承销保荐的深圳市崧盛电子 。

IPO企业“补中报”竟有妙用!创业板IPO首轮问询答复耗时长 投行答卷压力大

文章插图
投行埋头苦干主要因为担心“答题”超时 。据了解,创业板审核周期为“3+3” 。即深交所审核和证监会注册的时间总计不超过3个月;发行人及其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回复深交所审核问询的时间总计不超过3个月 。
这意味着对于可能存在多轮问询的企业而言,答复时间紧张 。去年科创板就有企业因回复时间超时而终止IPO 。比如视联动力,在经过四轮问询后,公司无法在3个月的规定时间内完成回复,最终撤回科创板IPO申请 。
对于创业板IPO项目答复用时较长的原因,多名投行人士表示,监管层提问较细,一直与监管沟通、磨合,持续补充披露内容 。
一家小型券商的项目组人士表示,“问询回复在成功提交系统之前,审核员要先看 。如果没问题,审核员在系统上点通过,才会披露出来,之后才算监管层的审核时间 。如果没点通过,是一直算我们回复的时间 。”
华南一家券商投行的项目组人士也表示主要因为持续与审核员沟通,按照监管要求补充披露 。“我们第一轮反馈就已经花了接近50天时间 。”
北京另一名创业板IPO项目组人士向券商中国采访人员分析,“监管也是抓紧时间把重要问题提到前面来问 。从过往经验看,监管和项目组在第一轮问询回复上花的时间都比较长 。但我们也注意到,监管层确实比以前问得更细了,我们现在工作量比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