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味业频曝卫生问题 多元化意欲突破天花板( 二 )


话音未落,在9月21日,一则短视频再次将海天味业食品安全问题置入舆论的旋涡 。在这则视频中,一位消费者展示他购买的“海天蚝油”使用三个月后,在桶底发现一只完整蝙蝠 。
海天味业并未回复采访人员目前的调查情况,其在线上互动平台公开回应称,海天蚝油从原料到产品的过程中,均在密闭容器与管道中进行流转,无裸露情况 。加热灭菌后的成品和消毒后的包装物均进入密闭洁净空间进行灌装封盖,灌装封盖后利用光学检测、视觉检测等一系列在线检测设备,快速实现包括产品密封性等在内的各项指标的检验 。
“公司所有流通的产品,均设有同批次产品的留样,每一批次的产品均可追溯产品生产过程及源头,确保产品安全可追溯 。”因此,海天味业将此定性为“恶意黑化企业,无中生有的恶搞企业的行为” 。
在王海宁看来,无论哪一种原因都会对海天的品牌影响力造成影响,这一点从股价大跌可以看出 。“海天的回应比较中规中矩,但没有直面问题核心,毕竟无论哪一种原因造成的问题出现,海天首先要向公众公布自检结果,同时对提供酱油贮藏方法,但这两点都没有做到,导致消费者对海天的品牌信任度下降 。”
采访人员注意到,在对海天味业的相关研报中,各大证券机构提示风险最多的就是“食品安全风险” 。国金证券方面表示,海天味业近期出现质量新闻引发市场担忧,其认为主要与上半年的乳业标准评定事件具有相似性,并继续看好海天的长期发展 。
此外,在海天味业2020年上半年财报中,其明确提道:“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的日趋重视和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以及权益保护意识的增强,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已经成为食品加工企业的重中之重,公司严格在各个经营环节执行质量控制,尽管如此,公司仍然存在质量安全控制潜在风险 。”
探路多元化:红海市场里的新赛道
海天味业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15.95亿元,同比增长14.12%;净利润32.53亿元,同比增长18.27%,受疫情冲击较小 。
“上半年因为疫情影响,家庭做饭频率大增导致酱油销量攀升,加上背后资本的推动造成海天业绩和股价攀升 。”王海宁表示,随着疫情退去,生活恢复正常,酱油使用率会下降,而其他快消品的复苏,又会使资本关注到其他领域 。
采访人员注意到,在海天味业的产品结构中,主要为酱油、调味酱、蚝油,其中酱油占到总营收的近六成 。数据显示,2017~2019年,其酱油营收增速分别为16.59%、15.85%和13.60%,呈现下滑趋势 。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单品不大、多元发展是没有太大的问题,很多企业在主业没做大的时候贸然去多元化,失败的案例比较多,海天味业应该说相对是比较稳的 。”朱丹蓬认为,海天味业前段时间推出的四款火锅底料就是为了打破其整体单品独大的问题,以及整个业绩遇到天花板的问题 。
采访人员了解到,此次海天味业共推出了韩式辣牛肉、新疆番茄、云南酸汤和韩式部队四款新品 。网售单包价格为15.9元,四包组合销售价格为39.6元 。
但在火锅底料行业,已经完全是红海市场 。海天味业的竞争对手不止颐海国际,以川渝地区为代表的麻辣口味的火锅底料一直是市场主流 。在火锅底料市场占有率排名中,前五名中有三家都是来自川渝地区,分别是重庆的红九九、德庄,四川的天味食品 。在成都的各大商超,火锅底料的品牌更是多达几十种,价格以每袋10元到30元之间为主 。
实际上,在多元化路径上,海天味业早已进行了布局 。从2014年至今,海天味业分别通过收购的方式布局了调味品、醋、芝麻油等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