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候官曹到御史台,北魏的监察体系因何而变化?( 二 )


从候官曹到御史台,北魏的监察体系因何而变化?

文章插图
随着国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政事的多方面建设,候官曹官员出现了紧缺,文成帝于太安四年大量的增置候官,这次扩大候官规模的改革使得北魏的监察机制有了进一步发展,而他们的职权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候官曹”到“御史台”,北魏的监察制度因何而变?
《魏书.刑法志》“太和三年,诏曰治因政宽,弊由网密 。今候职千数,奸巧弄威重罪受赎不列,细过吹毛而举,其一切罢之 。”在北魏前期承担着重要监察职能的“候官”经冯太后和孝文帝开始逐步废除 。
孝文帝太和十七年改制,颁布前《职员令》,北魏始正式设置了御史台,并改御史台台主御史中承为御史中尉,御史台属吏有治书侍御史、侍御史、殿中侍御史、检校御史等,由此北魏的监察体系由“候官曹”正式变更为“御史台” 。那么在北魏前期承担着重要监察职能的御史台因何被废除呢?
从候官曹到御史台,北魏的监察体系因何而变化?

文章插图
候官具有鲜明的“鲜卑特色”,不利于汉化改革
上文我们就讲过在拓跋跬刚入主中原之时,由于彼时北魏国内的鲜卑贵族的势力强大不利于进行全面深化的汉化改革;而北魏进入中原的时间又太过于短暂,还没有完全适应汉人的风俗习惯,故而汉化的事不能一蹴而就 。而到了孝文帝时期,此时拓跋鲜卑所面临的局势已经完全的不一样了:
首先经过拓跋跬、拓跋嗣、拓跋焘等五代君主的努力,国内的鲜卑贵族的势力已经不再具备威胁性了 。同时由于他们循序渐进的汉化改革以及用人问题上偏向汉人,彼时北魏国内有众多的汉族官员成为了北魏朝堂的主体,从形势上来说恢复中原王朝的全面汉化改革也已经势在必行 。
其次彼时的北魏入主中原已经数十年了,潜移默化之下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已经开始向农耕文化靠齐,同样经过之前历代君王的努力,彼时的鲜卑民众早已经习惯了中原文化的特色 。
而在这种种形势之下,我们可以看到全面的汉化改革已经是必然趋势了,冯太后和孝文帝开始对北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汉化改革,他们不但从文化上、思想上全盘接受了汉化,也从“官制”上的统一开始向农耕文化靠齐,而“候官”这一具有鲜卑特色的职官终究会因为这场浩浩荡荡的“孝文帝改革”消散在历史的长河里 。
“候官”监察的弊端性
每一项制度的诞生都是随当时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道武帝拓跋跬建立“候官”监察体系有没有帮助整个北魏带来良好的实际效应呢?我们从各方面角度来分析,其实是有的:
庾业延之死在现今看来历来是一场冤案,然而在古人看来,一旦一个大臣对其统治地位产生了威胁,那么必然会遭到君主的猜忌,庾业延之死只是拓跋跬借候官之手除去心腹的一个手段,可从这点上来说候官监察体系保障了君主维护自己的统治 。
北魏前期实行“无俸制”,而想要保障日常的生活开销,只能靠着皇帝的赏赐,随着北朝的统一,战争越来越少,赏赐也就越来越少,大多数官员的清苦不言而喻,这种局面之下必然会导致诸多的官吏开始破法,史称“时官无傣禄,唯取给于民” 。而北魏诸帝利用候官监察百官一定程度上也保障了吏治的改善 。
从这两点上来说,候官监察体系在北魏前期确实取得了比较奇效,然而随着北魏诸帝的大规模扩大候官的队伍,我们也看到了诸多的弊端,从这几点上来说都促使开始裁撤“候官曹”反以“御史台”取而代之:
规模过于庞大:北魏前期北魏诸帝的几次大规模的扩大“候官”的队伍,至孝文帝刚登基之时候官的规模已经到达千人,规模的庞大必然会导致朝廷经济上的负担,因而为了削弱其经济上的负担削减其规模已经成了一种必然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