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的智力及情感发展

身体方面的发育是比较直观的,而心智和情感方面的发育则不容易直接看出来,所以,父母们对于孩子身体发育的关注往往要胜过对于智力和情感方面的关注 。事实上,正是因为智力和情感的发育不容易直观的看出来,家长才应该花更多的心思去了解来自的心智成长水平 。所谓孩子的心智成长,可以简单的分为智力成长和情感成长,学龄前期是儿童心理的高速发展时期,所以,这个时期最需要管住孩子的智力和情感发育 。
在智力发展方面 学龄前期儿童的认识过程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即凭借具体形象的联想来进行的 。例如,有的学前的儿童,由于成人说喝白开水不生病,他也给鱼缸加进开水 。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特别是第二号信号系统的发展,到了学前晚期(6、7岁),开始有了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智力活动 。例如,知道针是铁做的,所以沉到水底下去了;火柴是木头做的,所以浮上来了 。同时这些闪知活动和行为都带有明显的不随意性,还不能很好的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 。
情感、意志和个性的发展方面 学前儿童情感的稳定性虽有所发展,但仍具有易变性、易感性和冲动性 。同时社会情感开始产生和发展,如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 。此外,意志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也都有了发展,但自我行动易受外界事物或情绪的影响而发生转移 。开始形成了最初的个性倾向,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初步能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按成人要求逐步掌握社会规范 。
【学龄前儿童的智力及情感发展】我们总说孩子是富有想象力的 。这种想象力就是从学龄前期开始爆发的,这一时期的孩子,有时候会做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但是,当你弄清了孩子这么做的原因的时候,你不禁也会赞叹这是多么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啊,这一点往往是大人都不具备的 。然而,孩子智力的成长还远不仅此,学龄前的儿童不仅可以进行逻辑思维,更令人惊奇的是还可以进行抽象逻辑思维 。而在情感和意志方面,就相对复杂一些 。而且由于情感的成长更难以被直观的看出来,所以家长也应该花更多的心思去注意 。这个时期的孩子情感还不够成熟,具有易变性,因此,在育儿过程中家长要给予更多的辅导,孩子的自我意识形成需要从模仿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