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双渠道促进幼儿视力发育的报告赖丽芳 陆 雯 郭丹萍 向芸华

家园双渠道促进幼儿视力发育的报告赖丽芳 陆 雯 郭丹萍 向芸华          家园双渠道促进幼儿视力发育的报告赖丽芳 陆 雯 郭丹萍 向芸华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不详点击数:更新时间:2009-10-2110:08:29【家园双渠道促进幼儿视力发育的报告赖丽芳 陆 雯 郭丹萍 向芸华】 职称论文发表QQ:597400683邮箱sccdysc@vip.163.com 电话028-80917895王老师问题的提出我国五岁以下儿童占世界同龄儿童总数的四分之一,儿童时期是视觉功能发展的关键时期,弱视、斜视、眼外伤等眼科疾病都会影响儿童眼睛的正常发育,会给成长中的儿童及家庭带来生理与心理上的创伤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全球约有视觉残疾者1.1亿 。国外报道3―5岁儿童视力异常率为5%―10%,我国盲与低视力流行病学调查,全国约有低视力儿童数十万,发病率为18% 。黑龙江省一项最近资料报道,儿童斜视、弱视的发病率达7.75% 。上海新华医院调查显示:3岁儿童视力异常为10.3%,4岁儿童为12.5% 。上海医科大学金山医院眼科曾对1470名4―6岁儿童眼屈光生理值进行调查,发现视力异常率高达32.99% 。据各地统计‘8),我国儿童弱视的发病率在20%o--40%0之间,它是严重影响儿童视力发育的一种疾病 。以上所有资料无不说明,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的结果令人忧虑,不容忽视 。所以,积极开展儿童眼保健工作,既是卫生事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一大需要,又是衡量一个国家卫生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医学研究表明:儿童视力发育是从出生开始逐步发育成熟的,其中0―3岁是视觉结构发育的重要时期,3~6岁是视觉功能发育的最佳时期 。所以,0―6岁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它既可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引发视力异常,又是矫治的最佳期 。因此,视力保健的起始年龄应从学龄前期开始 。本研究报告为“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九五’规划”立项课题“幼儿视力发育及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课题组主要成员还有张雁文、何毅、陈涵、林敏、叶曼虹 。研究过程中得到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李洪曾特级教师、上海市复旦大学医学院汪芳润教授的指导,在此一并表示感谢!但目前具体工作现状却是:眼科医学的重点在小儿眼病的研究上;眼保健工作的重点却在中、小学生范围内;而对幼儿视力问题的研究大多是调查研究,实验干预研究却未见到 。可见幼儿眼保健工作在小儿眼科这一领域内是个弱项,幼儿园的视力保健工作也仅仅停留在一年二次的远视力检查上 。为此,深人探讨幼儿视力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有切实解决的措施,迫在眉睫 。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了解本园2―6岁幼儿视力发育现状,寻找影响幼儿视力发育的家庭因素;在此基础上,为研究幼儿园指导家长创设良好视觉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尝试对这一年龄阶段幼儿的视力进行早期干预,使其由低常视力向正常视力健康发展;同时通过检查及早发现异常视力,及时得到眼科医生的矫治;以及对幼儿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探索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效果;以求在对幼儿直接干预与指导家长间接干预的“双渠道”措施下,保护和促进儿童眼及视觉功能的健康发育 。研究的方法根据上述的研究目标,本课题先后采取调查法及实验法开展研究 。一、调查研究1.调查对象:本园2―6岁双亲家庭幼儿309名,以上幼儿的父母618名 。2.调查内容:幼儿的基本情况、远视力、围产期、用眼卫生及习惯、父母的基本情况、家庭设施及生活环境、对幼儿视力知识的掌握、观念、态度、行为等情况 。3.调查手段:(1)测试法:3岁以上幼儿用对数灯箱视力表测试视力;3岁以下幼儿用YSL―1型幼儿对数视力表测试视力,统一按小数法记录 。将一眼裸眼视力)0.8为正常视力,<0.8为低常视力 。(2)问卷法:在进行调查意义说明后,由被调查父母自己填写问卷 。4.调查数据的处理:将有效问卷、幼儿视力测查结果,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处理 。二、实验研究1.实验对象:实验组为大、中、小班幼儿及父母各85名 。对照组为大、中、小班幼儿及父母各214名 。2.实验措施:(1)园长对全体保教人员进行视力知识宣传和实验方案培训 。(2)教师对家长发放自编宣传资料,开设眼科专家讲座,召开家长座谈会,组织亲子活动,举行视力知识竞赛,指导家长共同实施实验措施 。,(3)对幼儿的措施:眼保健操(2次/天)、远眺及视绿(各5分钟/天)、每天汤内增加枸杞子、表2显示幼儿视力近半数处于0.8段o(二)影响幼儿视力发育的因素1.父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幼儿视力与母亲的学历、职称或职业有联系,高学历、高职称与管理人员母亲的子女视力低常率高于经商人员、职员和工人母亲的子女;未发现幼儿视力低常与父亲的学历、职业有联系,但与父亲职称有联系,父亲的职称愈高,子女视力低常率也愈高 。以上结果经卡方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o2.围产期因素:结果发现,幼儿“出生时体重在正常值内”愈重,双眼视力愈好,“剖腹产”幼儿视力的低常率高于“顺产”幼儿,其具有统计学意每月两次营养菜、加服维生素A:12000u/天/人,5天/周 。(对照组不采取实验组干预措施)3、实验效果观测(1)父母变量:将父母对幼儿视力知识掌握的态度及程度、对幼儿视力教育及保护的行为,各组间及实验前后进行比较 。(2)幼儿变量:将幼儿视力、幼儿对视力保护的态度、行为进行各组间及实验前后比较o4.实验数据处理:将幼儿变量及家长变量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处理 。研究的结果(一)全园幼儿视力发育的现状义上的联系 。3.喂养因素:结果提示人工喂养幼儿视力低常发生率低于母乳和混合喂养方式,经统计学处理有极其显著性差异 。但同时调查也显示:其结果并非喂养方式本身原因所致,而父母的学历、职业、所掌握的医学及营养知识和所持的喂养态度及运用的方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4.家庭设施及家庭生活习惯因素:研究结果发现,家庭中“拥有游戏机”的幼儿视力低常率反而低于“未拥有游戏机”的幼儿视力,并具有统计学上的联系;“不喜爱甜食的程度”与幼儿视力成正相关,且具有显著性意义 。5.幼儿用眼卫生与幼儿活动爱好因素:研究结果发现,用眼卫生习惯良好的幼儿视力低常率低于用眼习惯不良的幼儿;同时还发现,经常喜爱“搭积木”或喜爱“外出”的幼儿,视力低常率均低于其他幼儿 。对表6数据进行x2检验,得出x2:63.1708,P(三)实验组与对照组父母教育行为的比较一、结论调查显示:全园幼儿视力低常总检出率为24.6%,近一半幼儿视力处于0.8这一段;幼儿视力与母亲学历、职业和父亲的职称有关;顺产幼儿视力优于剖腹产幼儿视力,出生时体重在标准范围内愈重视力愈好;喜爱甜食程度与幼儿视力成负相关;父母对影响幼儿视力诸因素认识正确性与幼儿视力成正相关 。实验显示:实验后实验班幼儿的双眼发展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幼儿;经幼儿园指导,实验组幼儿家长对子女进行视力教育的行为优于对照组,以上经统计学处理有极其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家长对有关幼儿视力知识的掌握上虽然优于对照组,但其差别没有显著性意义 。二、讨论1、儿童视力保健工作的重点是0―6岁阶段调查结果显示:有近四分之一幼儿为低常视力,另有近二分之一幼儿视力处于0.8这一临界值,仅四分之一幼儿视力达到了正常,况且就这――小部分正常视力也会被各种不良因素伤害 。为此,保护及矫治该年龄阶段儿童视力已迫在眉睫 。低常视力不等于异常视力,它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生理性是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要辅助、促使其发育成正常视力;而病理性视力异常就应早期发现、早期矫治 。以往中小学生是视力保护的重点,可那已是亡羊补牢,应将儿童视力保健工作起始年龄下移至0―6岁,托幼机构义不容辞 。2、家庭教育及家庭环境是幼儿身心健康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次研究显示:家庭因素是幼儿视力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父母特征更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学历、职称高的及管理层的父母较多地注重幼儿智力的开发,而忽略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导致这些幼儿低常视力高于其它幼儿,尤其是母亲承担了较多的养育责任,所以母亲较之父亲对幼儿视力的影响更大 。同时家长对视力发育认识正确与否,对其科学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由此相应产生的养育行为日积月累地在幼儿生长过程中实施,直接决定了幼儿视力发育的走向,所以家庭环境对子女的成长有着强烈而深远的影响 。于是针对家长开展健康教育,使家长懂得更多的育儿知识、营养知识和教育方法,可为幼儿提供更多有利于其生长发育的家庭环境,对幼儿掌握科学的健康知识,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习惯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因此教育者不能忽视家庭教育这一阵地 。3、幼儿园要担负起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幼儿园赋有对家庭教育指导的职责,这是幼儿园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态势从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提升;指导工作的对象从以父母为主向父母、祖辈、子女全方位指导转变 。我们在实验研究中指导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实施实验措施,使家长们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认真配合学校落实实验措施,进一步掌握了科学育儿的方法 。教师又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家长进行不同的指导,以满足家长不同的需求 。笔者认为:托幼机构是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一种支持力量,经常研究和探索家长的需求,不断给予家长鼓励和指导,使家长与教师、孩子一起得到丰厚收益及不断成长 。4、树立“大健康”观念、建构健康新体系,促进幼儿视力健康发育3―6岁幼儿视力正在发育过程中,既有可塑性,又十分脆弱;既需营养,又易疲劳;更需家长及教师无微不至地呵护 。为此,托幼教育机构要用新的健康教育观念建构包括视力教育在内的整个幼儿园健康教育体系,促进教师更新教育观,扩大保育内涵,丰富教师对有关幼儿视力发育的专业知识,使幼儿视力教育在幼儿园课程和卫生保健工作中占有应有的位置 。实验中我们采取了家园配合的综合科学干预措施,在教育活动中创设良好的用眼环境;在物质生活中优化良好育眼环境 。结果证实本综合干预措施对3―6岁幼儿视力发育,作用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作者单位系上海市妇联市立幼儿园)参考文献[9][10]王淑敏、汪芳润《儿童眼保健培训教程》,北京眼科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版 。ThyleforB.NegrelAD.PararjasegaramR.Bull―World―Health―Organ1955.73:115 。[6)金星明《定期检查视力要从婴儿开始》,《为了孩子》1994年第9期 。BestABCornAL,JournalOf"isualim?pairment&Hindness,1933(10):307 。file:治疗儿童斜弱视,月龄越小效果越好,htm00―10―5 。李珍梅《应重视对幼儿的视力保护》,《学前教育》1991年第3期 。[11]汪芳润《儿童视光问题讨论》,全国第九届斜视、弱视与小儿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2001年4月 。[12]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课题组,《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第四部分,组织与实施”,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版 。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21世纪初上海家庭教育发展预测研究,总研究报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责任编辑:洪曾家园双渠道促进幼儿视力发育的报告赖丽芳 陆 雯 郭丹萍 向芸华(教育.经济.管理.医学.计算机.文学.社科类)核心期刊,国家级,省级期刊,大学学报征稿,职称论文写作指导,快速发表!投稿邮箱:sccdysc@vip.163.com咨询QQ:597400683联系电话:13880243186(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