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问五千年:为什么赵武灵王雄才大略,却得到了“灵”这个恶谥?

赵武灵王虽然成功富强了赵国,但“灵”这个谥号说明他做国君也有欠妥,这个问题就源自他对继承人的选择 。本来长子赵章即位势在必得,谁知赵雍后来迷恋宠姬吴娃的美色,爱屋及乌偏爱了吴娃之子赵何,最终让赵何代替了自己的哥哥,“废长立幼”始终是手足相残的导火索,然而在历史上却屡屡上演不曾衰落,尤其是赵雍这种豪杰本就有超凡的气魄,当然不会觉得自己是在玩火,甚至还会认为自己十分明智有德 。

乐问五千年:为什么赵武灵王雄才大略,却得到了“灵”这个恶谥?

文章插图
另外他对权力交接也尝试了大胆突破,自己尚在盛年之时便主动交出王座,让最信任的肥义对赵何尽心辅佐,估计是他开创了“太上皇”这一先河,只是“皇帝”这个词还没有被发明创作,所以“太上皇”这个称谓自然更无从讲说,但赵雍自称“主父”绝对算是一种改革,而且他自己依旧将军权牢牢掌握,以便全心全意致力于领土开拓,惠文王赵何仅仅对内政事务负责,他可以对弟弟赵胜封赏爵位与财货,赵胜从此也开始大量地招揽门客,这位平原君得以与孟尝君并列与史册 。
乐问五千年:为什么赵武灵王雄才大略,却得到了“灵”这个恶谥?

文章插图
但被废的兄长赵章对这些当然不会认可,难免要一门心思地将王位争夺,自然而然表现在脸上就是很不快乐,在父亲面前也故意显得孤单寂寞,毕竟父子之间的亲情无法割舍,这竟然让赵雍后悔自己不应该那么做,如何补偿赵章也成了赵主父难解的困惑,他甚至想过要将赵国分割,让两个儿子各得一半领土可以平息风波,可这些想法让赵国的群臣不知所措,因为这对兄弟谁都不好招惹,群臣应该与谁积极地联络,又与谁不要表现得关系太过亲热,这都使得君臣关系都不再紧密贴合,刺激了赵国人阳奉阴违等举动的龌龊,使赵国的未来如同在水中随意漂泊,这一切都是赵国埋下的隐藏灾祸 。
乐问五千年:为什么赵武灵王雄才大略,却得到了“灵”这个恶谥?

文章插图
不过眼下的赵国还凭借着“胡服骑射”,正在享受着改革带来的幸福成果,得意忘形的赵主父甚至开始对秦国琢磨,于是他决定亲自考察秦国的地形轮廓,以便于研究征服秦国的战略对策,让人猜不透的赵雍奇思妙想总那么多——他为了避开君主外交程序的繁琐,竟然让随从人员冒充自己与秦王交涉,而他自己化妆成随从牵马赶车,为的是可以轻松离开外宾的馆驿寓所,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观察秦国山泽 。
乐问五千年:为什么赵武灵王雄才大略,却得到了“灵”这个恶谥?

文章插图
可嬴稷作为国王毕竟见识广博,他觉得眼前的“赵主父”平庸木讷,那种气场一看就特别淡薄,而那位“随从”器宇轩昂站在“主父”身侧,一看就是个有来头的“大家伙” 。让他觉得这所谓的主父可能就是个空壳,于是下令将这位“随从”抓获,不想那“随从”早已从秦国逃脱,最终调查出的真相当然让秦昭襄王错愕,他感到这位赵主父的胆量与谋略超卓,有这样的对手领袖实在是险恶,同样赵雍也见识到了秦地的强盛与肥沃,明白了面对中原各国相对的“软弱”,自己的骑兵团可以与之奋勇拼搏,但实在不宜与秦国大动干戈 。
乐问五千年:为什么赵武灵王雄才大略,却得到了“灵”这个恶谥?

文章插图
【乐问五千年:为什么赵武灵王雄才大略,却得到了“灵”这个恶谥?】这反而导致赵国放缓了对军事力量的建设,“外患”失去后“内忧”便不易藏躲,赵国再一次陷入了这个漩涡,随着赵主父将中山国彻底吞没,似乎他已经填平了可以填平的坎坷,逐渐老去的英主也避免不了骄奢,甚至补偿儿子的想法也逐渐开始压缩,可赵章对王位始终如饥似渴,一直在寻找机会成为新的王者,而历史上无数次经验教训都证明着,这将使赵国陷入混乱与苦厄,所以综合上述分析赵武灵王的功过,他得到“灵”这个谥号不难推测,其实赵雍作为国君并不算很合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