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拥有健康的人格


如何让孩子拥有健康的人格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未来,他就像一张无字无画的纸,交在父母手中,为父为母的责任就是要在这张白纸上添色加彩,使之鲜活,充满生命,从而拥有一个健康的人格 。那么,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做父母呢? 在这儿,我想结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儿子的实践,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与年轻的父母们共同探讨 。
【如何让孩子拥有健康的人格】一、以身作则 家长要作孩子的好榜样
家长是孩子第一个模仿的对象,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在生活和学习上都要给孩子做好榜样, 鲁迅先生曾尖锐地指出:“父母不仅可以把自己的优秀品质传给后代,其恶劣性,不良性格,不好的生活习惯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试想,你成天打麻将成瘾,却要求孩子勤奋努力;你对人脾气粗暴,老爱训人、打人,却要求孩子听话,乖巧;你nuedai老人,却要求孩子孝敬你,这可能吗?
经常有人说我的孩子大方、有礼貌,其实孩子有没有礼貌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而且孩子天生就喜欢模仿别人,所以爸爸妈妈在家里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注意讲礼貌,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比如我家有客人来做客的时候不仅我自己给予热情地招待,而且都把客人介绍给孩子,要求他向客人问候,并递茶给客人喝,他总是十分乐意,感觉到自己是家里的一员,受到了大人的重视,同时也培养了他的礼貌行为,学会了怎样招待客人;又如在我接受了别人的帮助以后,及时地对别人说声谢谢;在收到礼物的时候邀请孩子和我一起写感谢卡等 。有了我们大人的的示范,再遇到类似的情形时,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学着我们的做法 。
二、严爱有度 爱孩子应该爱得适度 。
爱孩子本是父母的天性,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的父母只要孩子高兴,自己做什么都可以,对孩子过分的溺爱和迁就,要什么给什么,有的孩子甚至以打大人或毁坏东西为乐,这样做的结果,会导致孩子越来越不懂得尊重他人,久而久之,孩子长大后,一旦对越来越高的物质享受得不到满足而又缺乏用道德标准约束自己的能力时,就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经指出:
“一切都让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所给予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因此我们家长对幼儿正确的言行和合理的要求应该给予支持和鼓励,对不正确的言行要求不但不能满足其要求,而且应耐心进行说服教育,使孩子懂得做人的道理,这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
当前家庭中的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长辈们把所有的心血都放在自家的独苗身上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吃饭的时候,孩子在前面跑,大人拿着饭碗在后面追,真是你追我赶,连骗带哄,好不容易才喂上一口 。或者是孩子在玩玩具,家长站在旁边一口一口地送到他嘴里 。其实这种过度的照顾、过分的关心和保护,养成了孩子只知享受,不知分享和付出,养成唯我独尊的心理 。家长在爱孩子的同时,应该向孩子提出适当的要求 。
记得有一次要吃晚餐的时候,我儿子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动画片,他到餐桌上拿起饭碗就向电视机跑去,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我看到后,走过去耐心地对他说:“孩子,你这样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万一看到精彩处忍不住大笑起来,饭粒呛到气管里会引起咳嗽,严重时还会引起呼吸困难的” 。接着我又说:“无论做什么事情要一心一意,一心不能二用” 。听了我的话,他懂事地点了点头,又回到餐桌上吃饭 。从此以后,每次他做事情都是专心致志地去完成,每每看到他那一副认真的样子,我舒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