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孩子如何克服自卑

多数孩子都能在家长和老师的悉心关照和教育下健康地成长 , 但也有少数儿童因出生时或以后成长中的种种原因出现了一些身体发育上的缺陷 , 如小儿麻痹后遗 症、盲、聋、哑、兔唇等 , 轻度的则有口吃、智力稍有低下等 。有这些缺陷的孩子害怕与小伙伴交往多半因自卑心理造成 , 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1、缺乏成功的体验 。孩子两三岁左右便开始意识到他自己 。由于有了“自我” ,  就需要别人承认他的人格 。这时 , 他开始会因自己的失败感到羞愧 , 也会因自己成功感到自豪 。在与同伴交往中 , 他们往往由于天生的缺陷 , 某些能力落后于人 ,  眼看着同伴们成功后的欢愉 , 他们更深地陷入了失败的痛苦 , 多次失败的体验 , 使他们丧失了交往的勇气和信心 。
2、父母的不正确态度 。一些父母本身对有生理缺陷儿童的教育就缺乏信心 , 视其为负担 , 认为他们生来就有缺陷 , 所以惹人讨厌 , 对孩子缺乏公正的评价 , 在不知觉中养成了孩子软弱、胆怯的个性;另一些父母则将孩子的生理缺陷视为自己的过错 , 怀有负疚心理 , 事事包办代替 , 造成孩子依赖性强、交往能力差而害怕交往; 更有一些父母不能正视现实 , 总认为自己有个有生理缺陷孩子是件没面子的事 , 因而整天将孩子禁锢在小天地里以躲避别人的讥笑 , 人为地使得孩子失去了与同伴交往锻炼的机会 。
3、顽皮孩子的捉弄与欺负 。有缺陷的孩子在性格上本来就比一般孩子脆弱、敏感、自卑、多疑 , 而在交往中 , 难免会遭到小伙伴的嘲笑 , 甚至是捉弄和欺负 , 如 因为瘸腿被称为“拐子” , 因为头发稀少被称为“癞痢头”等 。孩子幼儿的心灵不堪忍受他人的冷嘲热讽 , 有过这种体验的孩子多半不敢与小伙伴们交往 。
【残疾孩子如何克服自卑】那么 , 父母应该怎样帮助生理上有缺陷的孩子战胜自卑 , 更好地与小伙伴交往呢?
1、给孩子更多的爱 。父母首先应以乐观的情绪、正确的态度看待孩子 。也许你无法改变他已有的生理弱点 , 但你可以帮助孩子摆脱痛苦、失意的情绪 , 给以精神 的支持 , 让他意识到父母在爱护他 , 老师在支持他 , 使孩子知道把手伸向别人是有勇气的表现 。
2、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 。具体做法:让孩子做好接受失败的心理准备 。教 孩子懂得生活中失败是常有的事 , 任何人都会遇到挫折 , 只是各自经历的痛苦不同而已 。借助榜样的力量 。可经常给孩子讲电视、小说、现实生活中的有关残疾人 战胜生理弱点的事例 , 增强孩子的抗挫折意识 , 激发抗挫折的勇气 。
3、发掘潜力 ,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势并加以培养 , 如腿瘸了 , 却能唱好听的歌;耳聋了 , 却能画好看的画等等 , 在优势方面使其获取成 就感 , 增加愉悦的情绪体验 , 逐渐树立自信心 。
4、教孩子正确的评判观 , 正视生理缺陷 , 学会自我肯定 。比如 , 家长应使瘸腿的孩子明白跑步并非仅为名次 , 参与过程中获取愉悦心情才是更重要的 。这样 , 孩子便不再为拿不到名次而自卑 , 从而培养孩子乐观豁达的胸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