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孩子的浮躁心理

浮躁心理是当前一些青少年的通病之一,表现为行动盲目,缺乏思考和计划,做事心神不定,缺乏恒心和毅力、见异 思迁,急于求成,不能脚踏实地 。比如,有的孩子看到歌星挣大钱,就想当歌星;看到企业家、经理神气,又想当企业家、经 理,但又不愿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努力学习 。
还有的孩子兴趣爱好转换太快,干什么事都没有常性,今天学绘画,明天学电脑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忽冷忽热,最终一事无成 。
浮躁心理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原因:
1.家长的影响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利益和结构在进行着大调整,在改革带来的社会变化面前,不少家长 的心理处于矛盾状态,既对改革的成果表示赞成和满意,又担心和忧虑在新体制带来的震动和冲击面前无法适应,因而患得患 失,心神不安 。也有的家长急于脱贫或改变生活的现状,表现出急功近利,出现急躁的心态,恨不得一眨眼成为“先富起来的 那一部分人”,这种心理也影响到子女 。
2.与遗传有关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具有强而不灵活、不平衡的神经类型的人,容易急躁,沉不住气,做事易冲动 ,注意力易分散 。
3.意志品质薄弱 。有的父母只知给孩子灌输知识,却不知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因而造成有的孩子学习怕苦怕累,做事急躁冒进,缺乏恒心 。
为了改变孩子的浮躁心理,父母应指导孩子注意以下问题:
1.教育孩子立长志 。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说过:“理想是指路的明灯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 ,就没有生活 。”父母只有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才能使孩子明确生活的目的和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具有对生活和学习的 高度责任感,这对防止孩子浮躁心理的滋生和蔓延是十分有利的 。父母在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理想时,要注意两点:一是立志要 扬长避短 。有的孩子立志经常不考虑自身条件是否可行,而是凭心血来潮,或看到社会上什么挣大钱,就想做什么工作 。这种 立志者多数是要受挫的 。父母应该告诫孩子,根据自己的特点来确立目标(最好和孩子一起分析孩子的特点),才会有成功的 希望,千万不要赶时髦 。二是立志要专一 。
俗话说:“无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长志 。”父母要告诉孩子立志不在于多,而在于“恒”的道理 。要防止孩子“常 立志而事未成”的不好结果的产生 。正如赫伯特所说:“人不论志气大小,只要尽力而为,矢志不渝,就一定能如愿以偿 。
2.重视孩子的行为习惯 。一是要求孩子做事情要先思考,后行动 。比方出门旅行,要先决定目的地与路线;上台演 讲,应先准备讲稿 。父母要引导孩子在做事之前,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做?做这个吗?希望什么结果?最好怎 样做?”并要具体回答,写在纸上,使目的明确,言行、手段具体化 。二是要求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终 。不焦躁,不虚浮,踏 踏实实做每一件事,一次做不成的事情就一点一点分开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累积的最后即可达到目标 。
3.有针对性地“磨练” 。父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有针对性地“磨练”孩子的浮躁心理 。如指导孩子练习书法,学 习绘画,弹琴,解乱绳结,下棋等,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耐心和韧性 。此外,还要指导孩子学会调控自己的浮躁情绪 。例如,做 事时,孩子可用语言进行自我暗示,“不要急,急噪会把事情办坏”,“不要这山看着那山高,这样会一事无成”,“坚持就 是胜利” 。只要孩子坚持不断地进行心理上的练习,孩子浮躁的毛病就会慢慢改掉 。
【如何改变孩子的浮躁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