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心理问题指的是哪些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健康的含义是不仅要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要有健全的心理状态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因此,我们不仅应研究如何保护和促进儿童的身体健康,而且必须研究其心理卫生问题,开展心理卫生服务,以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
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有些儿童由于受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心理发展会受到阻碍,发生了心理卫生问题 。心理卫生问题是指儿童的心理发育偏离了该年龄阶段的正常心理发育特征,与同年龄的正常儿相比,在性格、情绪、行为、注意力等方面有一项或几项异常,但还不是精神性疾病 。儿童期时最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有情绪障碍,行为问题,以及由于功能发育迟缓而造成的各种心理障碍 。
上述心理卫生问题可以阻碍儿童正常心理发育(包括语言、情绪、行为、性格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影响学习与生活,同时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若不及时干预,往往可导致成年时期各种心理问题及精神病 。导致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的因素有疾病、不良的社会环境以及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态度等 。如果机体受到体内、外种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以及培养教育失误或恶劣环境的作用,使大脑功能发生紊乱,心理活动就不能顺利地进行自我调节,使认识、情感、思维、行为和意志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从而导致错误的认识和判断以及不能正确地对待客观事物 。这种具有不同程度障碍的心理,就是异常心理 。比较轻的如焦虑、抑郁、注意力涣散等;重者如精神病人的各种症状 。偏离常态程度轻微者称之为心理障碍;偏离程度稍重者则称之为心理疾病 。据报告,在发达国家的3-15岁儿童中,有持久性心理障碍的约5-15% 。
【儿童的心理问题指的是哪些】我国儿童中的各种行为、情绪问题的发生率也很高,约占儿童的10%左右 。这些儿童虽然照常在校、托儿所学习,但常常是成绩不好或品行不佳,或成绩、品行均差的双差生 。在这些儿童中以后发展为人格障碍,青少年犯罪的比例较其它儿童高,学业、工作成绩也较其它儿童为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