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兄弑弟,为何却没有趁乱杀了李渊?

唐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率长孙无忌、尉迟恭、郑仁泰等一干心腹,在玄武门外设下伏兵 。当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进入玄武门后,遭到士兵围剿 。
李世民亲手用弓箭射死了哥哥李建成,尉迟恭除掉李元吉 。这场事变,就是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玄武门之变”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兄弑弟,为何却没有趁乱杀了李渊?

文章插图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纪七》:世民从而呼之,元吉张弓射世民,再三不彀,世民射建成,杀之 。
《旧唐书尉迟敬德传》:“六月四日,建成既死,敬德领七十骑蹑踵继至,元吉走马东奔,左右射之坠马 。”
事后,唐高祖李渊立李世民为东宫太子 。在长孙无忌等人配合下,李世民完全掌握全国军政大权 。不多久,李渊退位让贤,自称“太上皇” 。
直至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李渊因病去世 。唐朝在李世民的治理下,也迎来了“贞观盛世”的辉煌 。
但无论后世的史学家如何粉饰玄武门之变,也掩盖不了李世民杀害手足的事实 。也有很多人疑问,李世民当时为何不趁乱结果了父亲李渊的性命?
因为只要李渊一死,李世民便彻底扫清障碍,天下再没有人敢阻挠他登基为帝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兄弑弟,为何却没有趁乱杀了李渊?

文章插图
据史书记载,武德七年(公元624年),突厥侵犯关中地区,有大臣劝诫唐高祖李渊迁都洛阳,烧毁长安 。这样,北方胡人就不会肆意南下入侵关中地区 。
但秦王李世民则认为,北方少数民族为祸中原的情况自古就有 。倘若大唐迁都,会令后人耻笑 。
就这样,李世民在迁都这个问题上,与太子李建成发生了间隙 。此后几年,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向高祖李渊多次进献谗言,说李世民有“谋逆造反”嫌疑 。为躲避祸端,李世民准备前往洛阳,却又遭到小人阻挠 。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纪七》齐王元吉劝太子建成除秦王世民,曰:“当为兄手刃之!”《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纪七》秦王世民既与太子建成、齐王元吉有隙,以洛阳形胜之地,恐一朝有变 。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突厥首领带领数万骑兵,准备突入长城边塞 。李建成举荐李元吉代替李世民,统领天下各路兵马,抵抗突厥的入侵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兄弑弟,为何却没有趁乱杀了李渊?

文章插图
长孙无忌此时认为,李建成与李元吉这二人是想借着这个机会,收缴李世民兵权 。随后,他们便调转兵锋,将李世民及其心腹一网打尽 。
最终,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爆发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为求自保,杀害了李建成、李元吉,又迫使父亲李渊退位,这大致就是玄武门之变的经过 。
后世史学家认为,玄武门之变其实就是李建成与李世民二人的“夺位之争” 。李世民手中握有数十万雄兵,李建成清楚,即便自己当上皇帝,李世民肯定也不会善罢甘休 。加上其他一些因素促使,让李世民决心先下手为强 。
根据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的一系列举措来看,他并没有过分掩饰这场政变的背后诱因 。
李世民主动宽恕太子李建成的部下薛万彻,他也没有大开杀戒,将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的后裔(除了儿子)连根拔除,对父亲李渊也算是留有足够的面子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兄弑弟,为何却没有趁乱杀了李渊?

文章插图
玄武门之变后,唐高祖李渊并没有立马退位 。公元626年7月5日,李世民被李渊立为皇太子,唐高祖李渊下诏曰:“自今以后,军国事务无论大小,悉数委任太子处决,然后奏闻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