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宝宝心理健康

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是衡量一个宝宝是否健康正常的重要标准 , 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宝宝的身体健康将影响宝宝的心理健康 , 而反过来 , 宝宝的心理健康同样会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 。培养宝宝的身体健康 , 我们知道可以通过营养通过运动来达到效果 , 可是培养宝宝的心理健康 , 爸爸妈妈们在日常生活中又应该怎么做呢?
宝宝心理健康“十不要”
1、不要过分关心孩子 。过分关心孩子 , 容易使孩子过度以自我为中心 , 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
3、不要太亲近孩子 。应该鼓励孩子与同年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 , 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
3、不要贿赂孩子 。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 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 。
4、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 。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成功慢慢培养起来的 , 强迫他们做力所不及的事情 , 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
5、不要欺骗和无谓地恐吓孩子 。吓唬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 , 以后的一切告诫 , 宝宝就不会服从了 。
6、不要对孩子太严厉 。苛求甚至打骂这些做法易使孩子形成自卑、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 , 或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
7、不要过分夸奖孩子 。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 , 略表赞许即可 , 过分夸奖会使孩子沾染沽名钓誉的不良心理 。另外 , 赞许必须针对具体的事 , 让孩子知道自己优点的同时感到你的赞许是真诚的 , 而不是虚的、哄他的 。
8、不要在小伙伴面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 。这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 , 大大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
9、不要在孩子面临困境时不闻不问 。要帮助孩子对目前的困境进行分析 , 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要帮助孩子解决困难 , 但不是代替他们解决困难 。
9、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 。家长对待孩子时 , 如果自己的情绪总是不稳定 , 喜怒无常 , 孩子会感到无所适从 , 变得敏感多疑 , 情绪不稳 , 胆小畏缩 。
反馈总结:
当爸妈的一定要知道 , 其实宝宝的心灵是非常脆弱的 。无论什么时候 , 宝宝都希望可以得到理解和肯定 。这时候 , 父母的每一句带有鼓励的话 , 都将让宝宝信心百倍 , 可是如果这时候家长如果是粗暴地呵斥 , 就会让宝宝的自尊心受到相当大伤害 。千万不能轻易地否定宝宝 , 这样会让宝宝怀疑自己的能力 , 沉重地打击宝宝的信心 。

宝宝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同样重要的 。如果宝宝有什么小病小痛 , 爸爸妈妈们只要通过药物或者带宝宝看医生就可治疗 。不过要是宝宝心理上有什么“小病小痛” , 那就不那么好处理 。许多人认为宝宝还小 , 心理上闹点小矛盾没什么大不了 。可是这些家长错了 , 宝宝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 不健康的心理会严重影响宝宝的身心发育成长 , 爸爸妈妈有义务充当宝宝的“心理保健医生” , 给宝宝解决这些心理问题 。
宝宝有心理问题 , 爸妈该怎么做?
一 , 要关爱 , 而非溺爱 。
【保持宝宝心理健康】母爱的温暖是首要的因素 , 如护理、哺乳时母亲的微笑面孔、爱抚动作、亲切的语言 , 不仅为婴儿提供物质营养同时又培育了心理健康 。除母爱外 , 家庭人员、托儿所保育员等 , 同样给婴儿以母爱般的护理、照顾 , 使婴儿情绪愉快 , 对周围人物产生信任感;反之 , 则使婴儿变得呆滞、胆小恐惧 。因为父母离婚或丧失父母等原因使儿童得不到关心与照顾 , 将影响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