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该怎样面对反抗期的宝宝

我们常常听到父母们有这样的抱怨——
“我们家孩子顽皮得要命!一点也不听话!”
“是啊 , 不管我怎么教导 , 她就喜欢事事跟你对着干 。”
“现在那么小就不听话以后长大了该怎么办啊?”
“宝宝是不是在‘变坏’呀 , 这可怎么办?”
其实 , 父母的担心有点杞人忧天了 。幼儿心理学家们研究证明 , 宝宝两岁以后 , 由于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 , 对成人的要求和安排才会表现出越来越大的自主选择性 ,  喜欢说“不”、“我就要……”等 , 这个时候无论你多么有权威 , 只要不对他的胃口 , 他就会反抗到底 。所以宝宝的这些行为是正常的 , 并不是什么“变坏”的征兆 。
父母应首先认清这一点 。对于宝宝的反抗行为和想法以一种尊重的态度来看待 。如果父母们能够想到宝宝的反抗并非反叛 , 而是表达自我想法的一种方式时是否更能容易接受孩子的想法呢?
解析宝宝的“反抗”
1. 宝宝运动能力的发展
随着宝宝体格的快速发展 , 身体活动能力也逐渐成熟 , 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做 。因此他们异常渴望扩大自己独立的活动空间 , 不断地去独立尝试去做新的事情 。但很多家长由于害怕宝宝受伤等原因 , 都会加以阻拦和限制 , 于是宝宝就会产生了反抗的情绪 。
2. 宝宝自我意识的发展
在最早的时候宝宝还不能区分自己的意愿和别人的意愿 。而在宝宝两岁后 , 他们可以渐渐分清哪些事情是别人让我做的 , 哪些是我自己想做的 。因此在他们刚形成这样的思维时 , 对于表现自我的态度也变得异常的顽强 。但这种表现往往与成年人的规范相抵触 , 进而让宝宝产生了挫折感 , 最终导致宝宝的反抗行为 。
3. 宝宝自我情绪控制的不成熟
对于没有经历过很多事的宝宝来说他们的情绪控制能力还很弱 , 一旦感到不满 , 就会毫无掩饰地表现出来 。吵嚷、哭闹通常是他们主要的宣泄方式 。而父母们就认为这是孩子们在无理取闹 , 是他们反叛的表现 , 于是便去制止和反对他们 , 从而导致了宝宝的反抗行为 。
儿童乱吃药后果严重 宝宝出生后的几大重要事件 帮体弱孩子强壮的运动方式 用轻音乐帮宝贝起床 教育孩子的四种巧妙暗示法
治理“反抗”宝宝
面对宝宝的反抗 , 父母不能一味地去反对和制止 , 只有正确了解宝宝反抗背后的原因 , 才能“对症下药” 。要知道父母的处理方式是否正确直接会影响到宝宝的成长 , 所以面对“反抗”宝宝 , 您也需要“三思而后行” 。
1. 理解宝宝、尊重宝宝
在宝宝开始喜欢跟父母说“不”的时候就是他们建立自我和自尊的第一步 。宝宝这么做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要求和大人一样的平等地位 , 此时父母对宝宝的行动不要轻易加以干涉 , 要以平等的姿态来征询孩子的意见 , 给孩子留有选择的余地 。这样做会让宝宝觉得你们尊重、他 , 维护了他的自尊 , 也就不会轻易跟你说反话了 。
2.对宝宝提出的要求要合情合理
对于宝宝必须做而且完全能够做到的事 , 父母应该严格要求孩子执行;而对于那些不必要的且宝宝不愿意去做的事就不要强行要求他们 。在宝宝玩得开心的时候 , 父母千万别打扰他们的兴致;要是宝宝确实做的不对 , 父母在制止他们的反抗行为时 , 在不危及生命、健康和道德的情况下 , 也要适当地放孩子们一马 。这么做也许会给大人带来一些麻烦 , 但相对于宝宝人格健康发展的回报来说这点让步是非常值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