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识别建窑建盏做旧与鉴定方法

北宋中期,在福建督造贡茶的蔡襄将数十年来的斗茶习俗进行总结推广,撰写了一部茶艺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茶录》(1054年),《茶录》中载:"茶色白,宜黑盏.建成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免毫.其坯微厚,XIE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它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茶录》充分肯定了建盏的功用和独秀地位.《茶录》问世,斗茶文化推波助澜在朝野传播,建盏中的优品成了皇 族,士大夫不惜重金追寻的宝物,诗坛巨匠抒发情怀讴歌的极 品.建窑由此进入鼎盛时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龙窑多达十余条,并生产底足铭有"供御""进盏"的建盏进贡朝廷.

怎样识别建窑建盏做旧与鉴定方法

文章插图
直至宋亡元兴,饮茶风俗改变,加上战乱频繁,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一代名瓷建盏遂从兴盛走向衰亡,工艺终致失传 。可谁会想到,这一断就沉淀了几百年,直到七八十年代中 央组成攻关小组,对建盏烧制技艺进行恢复,建盏才慢慢走上了近代的复兴之路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涌现了一批为传统工艺坚持努力的手工艺人们,如孙建兴、卓立旗、黄美金等等 。
建窑主要产品以盏、碗、盘、碟为主,兼烧盒、罐、壶、灯、炉、钵、梅瓶、冥器等,在宋代盛产黑釉瓷而闻名于世 。足底有“供御”、“进盏”字铭的,应是为宋代宫廷烧制的贡品 。黑釉盏的特征:胎含铁量高,一向有“铁胎”之称,胎体厚重,呈黑灰色、紫黑色,胎质粗糙坚硬,露胎处色沉而无光 。造型多样,有大小敛口、敞口等不同形式,圈足小而浅,修胎草率有力,刀法自然,釉质刚润,釉色乌黑,器物内外施釉,外釉近底足,足底无釉而露胎 。釉面有明显的垂流和窑变现象,有“兔毫”、“油滴”和“曜变”及“鹧鸪斑”等有名的品种 。目前日本所藏的几种闻名世界国宝级的“曜变”天目盏,就是建窑的产品 。
怎样识别建窑建盏做旧与鉴定方法

文章插图
建盏简单优雅,淡泊自然,总能给人的心灵带来宽慰,手持建盏,啜饮清汤,仰望天地,感受岁月的平静与安宁 。建盏的欣赏品鉴,很多新人会觉得复杂难以捉摸 。除了个人喜好之外,如果对建盏的美感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有所理解,就能更快掌握建盏品鉴的切入点 。
明曹昭《新增格古要论》说:“古人吃茶俱用擎,取其易干不留渣 。”建盏的诸多优点使其他窑场生产的茶盏大为逊色,建盏也成为宋代最上乘的斗茶用具 。
【怎样识别建窑建盏做旧与鉴定方法】
怎样识别建窑建盏做旧与鉴定方法

文章插图
器物有情,温暖无声!玩盏兴趣为先,不忘初心,当建盏也能成为“残缺美”的代名词时,人们才会为它牵肠挂肚,才会创造出美学史上一个出神入化的艺术奇迹,这是至德至善至美的一种更高 级的存在 。
建盏是土与火高难度结合的陶瓷艺术—这是在我们公众账号之前分享过的李达老师文章《建盏鉴赏》中描述,文中从四个因素阐述了建盏各种斑纹的烧制难度,并指出建盏斑纹的特点就是“隐”,今天我们将继续建盏解读深层次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