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睡前“又摸又咬”,怎么办?

“我家宝宝每天睡觉前一定要摸着我的脸才能睡着,如果不让摸,她就会大哭,怎么都不睡,请问有什么办法可以改掉她这个坏习惯呢?”类似的咨询其实很多,很多妈妈发现自己宝宝入睡有很多“小动作”,比如:摸妈妈的脸、耳朵、乳房;抠妈妈的鼻孔、耳洞;吃手、吸吮自己的嘴唇、啃咬衣物等 。为了不让孩子这样做,尝试了很多方法都没什么效果,家长觉得很苦恼 。
为什么宝宝会有这些入睡前的“小动作”呢?
宝宝的这种行为,通常认为是睡前的自我安抚行为 。入睡前往往是孩子在一天中安全感最低的时候,很多孩子会抗拒入睡,需要使用一些自我安抚行为才能让自己安定下来 。
有的宝宝选择手部的动作,比如摸、捏、挠来安抚自己,有的宝宝则选择吸吮或者啃咬,尤其是一直习惯奶睡的宝宝,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喂养的宝宝都可能出现 。
是的,宝宝对你的摸、抓、挠、咬都是他下意识的自我安抚以及对你满满的依恋,并不是故意要“伤害”你呢 。
有的妈妈会很自责地问:“我听别人说,太早给孩子断奶会影响孩子的安全感,是因为我断奶太早,才让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吗?”
孩子如果有这个问题,大可不必自责 。我们确实提倡自然离乳,在不得不停止母乳的时候提倡以温和的方式逐渐离乳,但已经用“母子分离法”断奶的妈妈们也不必因此而纠结 。孩子的行为特征是由各种先天后天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一个独立的因素很难有决定性的作用 。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有的妈妈对宝宝的这种行为采用了坚决制止的方法,比如握住孩子的手,或者不给孩子提供可以啃咬的物体,甚至有的妈妈为了不让宝宝吸吮手指给孩子戴上手套,或者在手上涂上苦辣的液体,结果却发现孩子非常焦躁不安,依然难以入睡,而且一旦停用这些方法后,孩子的睡前小动作会更频繁 。
【宝宝睡前“又摸又咬”,怎么办?】其实,要改变这种情况并不难,只是需要多一点的耐心和坚持,我们可以按下面三步来做 。

宝宝睡前“又摸又咬”,怎么办?

文章插图
第一步:不干预原有的睡前行为,同时引入另一种大人孩子都能接受的安抚行为 。
比如,宝宝如果习惯在睡前摸着你的乳房入睡,你可以在不干预现有睡前行为的基础上,在睡前用手轻轻握着孩子的另一只手,轻轻地抚摸他的手背或者手指 。你也可以引入其他安慰物,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
第二步:让两种睡前安抚行为或者安抚物体同时存在一段时间 。
要实现规律睡眠,孩子需要一个固定的“睡前路径”或者“睡前程序” 。这种睡前路径和程序是指孩子在每次睡眠之前都会按照次序去执行的事情,包括洗澡、刷牙、讲故事等,一旦孩子形成了固定的睡前路径和程序,往往就会对其形成依赖,进入到某个睡前程序以后,就会形成心理暗示:待会要睡觉了 。
孩子睡觉前的这些“小动作”其实也已经是他入睡前程序的一部分了,我们要做的是让新的安抚行为或者物体也成为他睡前程序的一部分,坚持一致地给孩子新的安抚行为或者安抚物体,而且让它和原有的睡前动作并存,这样可以为后面的步骤做好铺垫 。
第三步:逐步抽离孩子原有的睡前“小动作” 。
通过前面的两步,孩子睡前的状态是:两种安抚方法或安抚物体并存,这个时候,就可以试着阻断孩子原来的睡前安抚行为了 。
如果你发现,不提供新引入的睡眠安抚方法,孩子即使用原来的睡前小动作也表现不安,就更好干预了,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会出现这种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