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早教班 贵过上大学( 二 )


这钱花得值不值
采访人员在采访中发现,约有七成的家庭对3岁前孩子教育的概念还十分模糊,认为这么小的孩子就送出去“上学”没必要 。
一位姓高的爸爸说,我们小时候没有上过什么亲子班,现在不也挺好?亲子班更多是利用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在炒概念 。而即使部分家长开始意识到早教的重要性,但也存在着颇多疑虑:这点大的孩子到底能学到什么?多大的孩子应该开始接受教育?接受早教的孩子真的比没有早教的孩子聪明吗?
在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亲子班活动现场,很多孩子都快乐地在和老师做游戏 。双胞胎周亦蕊、周亦萱的妈妈告诉采访人员,孩子来这里上课已经有半年多了,很喜欢这里,孩子也发育得越来越健康 。
27个月大的小吴岳是第一次来参加亲子班,陪同他的是年轻漂亮的妈妈 。这位吴妈妈告诉采访人员,孩子以前一直是她和奶奶一起带的,后来发现孩子在家里老是一个人呆着很内向,所以打算来参加亲子班,至少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有个交流 。不过还要做奶奶工作,老人肯定舍不得把孩子送出来 。
而一位来接外孙的外婆则告诉采访人员,以前怎么都不肯把孩子送出来“上学”,觉得自己带就能带得很好,何必花这个钱?但跟她妈妈出来上了几节课,发现原来我们根本不会教孩子,所以现在每次都要求陪外孙来上课,有时候爷爷奶奶也跟孩子一块来,孩子上课我们就在外面看 。
太平巷幼儿园的汪园长告诉采访人员,孩子通过在亲子班的各种活动中,学会观察、交流等“本领”,让孩子在与家长、同伴及老师的互动中得到发展 。其实亲子班中看似简单的课程设置都有其科学性,比如“走线”其实是让孩子安静下来,学会专注;而像进门就洗手,喝水前洗手,拿完玩具要按位置放回去等要求是在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 。
家长带着孩子在亲子班里一起做游戏 。王璟摄
观点:
越贵越好?
与国外相比,中国3岁前教育起步较晚,但其实国外的这类机构相对更为“平民化”,通常由社区所办,参加的可能就是十来个邻里,妈妈们在一起交流经验,收费也很低廉 。亲子班只要能提供适合孩子年龄发展的课程就已经达到了效果,并非越贵越好 。这也应该是中国3岁前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最好能多一些收费适中的“平民化”早教机构,让更多孩子有机会参加,不错过发展的黄金时间 。
越早越好?
3岁前教育非常重要,只要有机会参加,没有年龄早晚的限制 。由于父母都要上班,中国家庭的孩子很多都要靠老人或保姆带,上亲子班则可以扩大孩子的交往范围,丰富活动内容 。更重要的是,家长即使意识到3岁前教育的重要性也不明确如何教,亲子班的课程则是有规划的,比如,3岁前是孩子感知觉及跑、跳等大动作发展的关键期,2岁的孩子能上上下下爬楼梯30多次,在家里家长肯定没这个耐心让孩子爬的 。
再比如,3岁前也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亲子班里听儿歌,听故事,可以为进幼儿园打好基础 。
另一方面,由于带着孩子一起参加活动,对家长而言也能耳濡目染一些教育理念,学会科学教育孩子的方式 。
越“洋”越好?
有些亲子班打出“双语旗”,请外教来给孩子上课,课堂语言交流全用英语 。收费自然也相当昂贵 。实际上,语言是日常生活的工具,应该让孩子很自然地学习,不要刻意追求早学外语,否则孩子掌握不了,家长也教育不了 。对孩子而言,3岁前最重要的还是感知觉、大肌肉、小肌肉活动等能力的训练 。
孩子并不知道学什么东西将来有何用处,所以孩子究竟该学些什么东西主要靠家长的选择 。参加早教班,孩子的确能学到同龄人未掌握的知识,但只有极少数能成为“神童” 。幼教心理专家讲,3-6岁的孩子除早期的智力学习外,更重要的是要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乐群、自信、健康的心理,家长正确引导开发孩子的创造力才是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