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热衷于所谓“智力开发”的父母 , 积极地对幼小的孩子进行读写算训练 。那些学业知识不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 孩子虽然也能靠鹦鹉学舌的方式死记硬背下来 , 但并不理解 , 所以往往并未能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 , 反而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 , 降低了对学习的兴趣 , 挫伤了自信 。
科学家做过个实验 , 把一条梭子鱼放进一个有许多小鱼的水池里 , 任何时候梭子鱼饿了 , 只要张张嘴 , 把小鱼吞进去就行了 。过了一段时间 , 科学家用一个玻璃瓶罩住了梭子鱼 。开始时 , 小鱼在瓶子外面游来游去 , 梭子鱼就迎上去 , 但每次都撞在了瓶壁上 。慢慢地 , 梭子鱼的冲撞越来越少 , 最后 , 它完全绝望了 , 放弃了捕食小鱼的所有努力 。这时 , 科学家 取走了套住它的瓶子 , 备受打击的梭子鱼沉到了池底 , 一动也不动了 。无论有多少小鱼在它的身边甚至嘴边游来游去 , 它都不会再张张嘴 。最后 , 这条可怜的梭子鱼就这么活活饿死了 。
听了这个故事 , 也许你会说 , 这条梭子鱼真是笨死了 。
梭子鱼原来并不笨 , 捕食小鱼是它的拿手好戏 , 它是一条能够独立生活的正常的鱼 。可是 , 无数次的碰壁后 , 梭子鱼开始怀疑自己捕鱼的能力 , 后来 , 它彻底绝望了 , 坚信自己是一条笨鱼 。这种无能感最终害死了它 。
美国幼儿教育家凯茨在孩子身上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 , 他称之为“习得性愚蠢” 。他说 , 很多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 , 会因为某些原因 , 逐渐产生对学习的无能感 , 并因此而丧失了自信心 。在他人的眼里 , 就会觉得他们“越学越笨”了 。
那么 , 孩子是怎么变“笨”的呢?
◆ 永远也赢不了的游戏
如果我们让孩子玩一个游戏 , 这个游戏的难度超出孩子现有的理解能力 , 但我们又不向他做任何讲解 , 结果孩子总是不知道该怎么玩 , 每次尝试都失败 , 那么孩子的感觉会越来越糟糕 , 不用别人说 , 他也会觉得自己很笨 。
若是在孩子的生活里 , 他很少得到“赢”的感觉 , 最终 , 他可能就会变成一个看起来笨头笨脑又畏手畏脚的孩子 。
◆ 过早的知识传授
一些热衷于所谓“智力开发”的父母 , 积极地对幼小的孩子进行读写算训练 。那些学业知识不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 孩子虽然也能靠鹦鹉学舌的方式死记硬背下来 , 但并不理解 , 所以往往并未能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 , 反而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 , 降低了对学习的兴趣 , 挫伤了自信 。
◆ 大量的负面暗示
有一个充满寓意的童话故事 , 从小就被一位巫婆关在一座高塔上面 , 每天只能见到巫婆 。巫婆每天都对她说:“你的样子丑极了 , 见到你的人都会感到害怕 。”公主相信了巫婆的话 , 怕被别人嘲笑 , 不敢逃走 。直到有一天 , 一位王子经过塔下 , 看到了公主那如仙的美貌 , 惊为天人 , 救出了她 。这位公主才对着镜子意识到自己原来如此的美丽 。
事实上 , 很多父母都可能在无意间充当了“巫婆”的角色 。
- 产后妈妈“坐月子”好与坏
- 英9岁童破“死亡预言”――只有两周生命
- A股发“酒疯”!今天白酒、黄酒、啤酒、鸡尾酒一齐上
- “小酒”涨疯了!最猛2年狂涨1100% 远超茅台、五粮液
- 广汽集团:力争“十四五”期末新能源汽车产品占整车产销规模超20%
- 通过“五看”判定奶量够不够
- 元青花为什么受人追捧?为什么火?还不是“吃饱了没事干!”
- 给孩子妈妈的吻7大不宜
- 风伤表皮,服“玉屏风散”补肺
- 什么是“啃老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