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的标准是什么


智商的标准是什么

文章插图
心理学用“智力商数”即“IQ”来表示一个人的智力水平 。智商通常的算法为“心理年龄÷实际年龄×100” 。经过研究划分,智力水平可分为7个等级 。
IQ值大于140的宝宝近似天才或已经是天才;在120-140之间的宝宝智力非常优秀;在110-120之间的宝宝智力优秀;在90-110之间的智力平常;在80-90之间的宝宝就有些愚笨;而70-80之间的宝宝智力就有些缺陷了;最后小于70的宝宝是低能儿 。
这个标准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许多天才儿童在学校表现得非常愚钝,但在某一方面他却是无可比拟的,因此不必把智力测验看得太重,更不要靠一两次测验就轻率地给宝宝定义为“神童”或“低能” 。
普遍认为构成智力的因素有五种,分别是: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和想象力 。其中,观察力是指能发现别人从未注意过的问题 。记忆力是指能记住事物的外形和名称,以及该事物与以前学过的某物的相似点与不同之处 。注意力是指精力的集中,只有集中精力,才有可能更好地观察事物,并记住该事物 。
思维力是指宝宝观察到各种事物以后,渐渐学会将它们归纳分类,并进行分析比较,从具体的区别上升到抽象的区别,进而产生总结和概括的能力 。想象力是指以此及彼,通过事物的一点联想到许多点,通过联想加以想象就出现一种新的想法 。

智商的标准只是一个参考,父母在教育宝宝时不必过份按照这个标准来确定宝宝的智力程度 。因为每个宝宝的智力发育都具有个体差异,在各个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因此,发现宝宝的优势,并合理地加以引导,你的宝宝会发展得更好 。

每个孩子都可能制造奇迹
智力开发与成材教育



盲目给孩子测定智商,他们认为智商能够决定孩子的前途和命运 。测下来孩子智商高,他们就心中暗喜,认为孩子前途一片光明;测下来孩子智商低,他们就自认倒霉,灰心丧气,放弃教育 。孩子在学校中得了满分,他们沾沾自喜,褒奖有加;孩子考试不理想,他们就忧心忡忡,动辄打骂 。许多人奉行着一条“智育第一”的原则;学校的层层考试、竞争则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有些人在学生时代成绩优异,智商不可谓不高,但他们一跨出校门,由于缺乏其他方面的能力,就失去生活方向 。有的人一生碌碌无为,有的人无法竞争上岗,还有的甚至妻离子散,这些人连“成家立业”的起码要求都做不到 。
儿童智商与环境各方面因素关系密切 。怎样让孩子拥有高智商?专家认为,除先天遗传、营养、体质、早期智力开发等因素之外,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十分重要 。家庭气氛温馨融洽,居室空气清新、光照良好、布置色调明快,重视与人交往 。平时接受信息广泛等,都是促进智力发育的重要因素 。
美国研究人员最近对“成功因素”作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智力因素占20%;其余80%的因素包括社会背景、运气、机遇、健康以及被称为“情商(EQ)”的一系列个人素质 。非智力因素对个人成功的作用不可低估 。

智商的标准是什么
早期开发幼儿“复合智力”



哥斯达黎加与美国的教育专家在联合推出一项儿童教育计划时强调,应对五岁前幼儿加强“复合智力”开发,这对提高人的智力和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