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收藏爱好者必看的知识

当前某些有话语权的专家“在他们的口头上,著述里或媒体报道中,频频把汝窑称作“汝官窑”“官汝窑” 。这种提法值得商--,汝窑算不算官窑?要看汝窑是不是官窑性质 。什么是官窑,官窑是按皇 家意图设计的窑房,由国家投资,专为宫廷烧造御用瓷的窑房 。它可以垄断最 好的制瓷原料,最 优 秀的工艺师,其产品严格按照宫廷设计进行生产 。不惜工本,精益求精,产品属于非品商性质,严禁民用,工艺保密不准外传 。
【汝窑收藏爱好者必看的知识】

汝窑收藏爱好者必看的知识

文章插图
透过对汝窑胎釉的研究报告,得知釉料中的石英质颗粒、气泡及乳白云雾状物质(指液相分离的釉质)是造成汝窑乳浊感的原因 。此现象透过显微镜的观察,发现气泡孔由胎或釉层本身形成(下图),而继续在釉层中逐渐长大,气泡形成时,气体将釉质推向外,形成了我们观察所得到的气泡壁较厚白的现象.
陶瓷鉴定家冯先铭先生对汝瓷釉的赏析认为,汝瓷是以氧化铁为着色剂,譬如氧化铁含量过高,即需在还原焰中烧成,那么也可能使着色剂还原焰不够充分,从而蓝中多有微闪绿点 。冯先铭先生辩证这种例子在馆藏器中确有存在,而至于釉的感觉似玉非玉胜似玉,只能看到梨皮之感觉及其蟹爪纹,也是是鉴别汝窑得出的结论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史树青主编的《宋元瓷器鉴定》(2007年版)中提到“汝窑瓷器的胎大多数呈香灰色,俗称"香灰胎" 。施过釉处微显粉红色,这是由于胎中含有微量铜所致,汝官窑瓷注重釉色本来的纯正淡雅 。”书中同时还指出汝瓷以玛瑙作釉料,釉层光亮温润,鱼鳞状的开片密布器身 。史树青提出的其中一个鉴定方法,是用高倍放大镜观察 。釉中气泡周围闪现出玛瑙结晶体呈现珠状亮点,是与其他瓷器迥然不同的特征 。
汝窑收藏爱好者必看的知识

文章插图
宋代汝窑瓷器胎质细腻,胎土中含有微量铜,迎光照看,微见红色,胎色灰中略带着黄 色,俗称“香灰胎”,多见汝州蟒川严和店、大峪东沟,汝州文庙、清凉寺等窑址;汝州张公巷汝窑器,胎呈灰白色,比其他窑口的胎色稍白,是北宋官窑的主要特征 。
汝瓷断烧八百余年,复烧最 大的问题,第 一是由于战乱,北宋时期的烧制使用釉土无法找到 。第 二是烧成方式失传,无法破解窑变呈色之谜,陶瓷烧制要经过几十个小时,什么时候到什么温度,什么时候升温什么时候挺火,非常有讲究 。另外,汝瓷的审美还包括香灰胎,只有汝州本地的瓷土和失传的配方,配合相应的烧成温度,才有这个效果 。
汝窑收藏爱好者必看的知识

文章插图
汝窑非常稀 少,很不容易碰到 。原因是什么呢?汝窑的烧造时间非常短,只有二十来年 。南宋人周在《清波杂 志》中这样说:“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 。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 。”他发出这样的感叹,说“近尤难得” 。南宋离北宋时间很近,南宋人都觉得汝窑非常难得,那今天距离南宋已经有八九百年了,就更为难得了 。周的这段记载提供了一个明确的信息:汝窑不是官窑,是“供御”的 。就是把好的瓷器先让宫廷挑选,剩下的这部分还可以卖出 。这也就解释了宝丰发现的那个汝窑窑址出土的瓷器为什么质量不一,有的跟清宫收藏的汝窑非常一致,有的却相距甚远 。
汝瓷为宫廷垄断,制器不计成本,以玛瑙入釉,釉色呈天青、粉青、天蓝色较多,也有豆绿、青绿、月白、桔皮纹等釉色,釉面滋润柔和,纯净如玉,有明显酥油感觉,釉稍透亮,多呈乳浊或结晶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