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社保基金陈文辉:对新金融企业的监管上应坚持包容审慎的态度( 二 )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涌现出一批造车新势力 。传统车企亦在积极推动电动化转型,但仍难以阻挡造车新势力的崛起 。特斯拉市值超过几大传统车企的总和,蔚来、理想、小鹏汽车都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并获得远超传统车企的估值水平 。汽车和金融作为工业社会最有影响力的两大行业,都面临着转型发展的问题 。本文试图从中找出一些共性规律,供金融产业数字化转型参考 。
一是无论历史多么悠久、体量多么巨大的行业,都有被完全颠覆的可能 。一百年前,福特发明了全球第一条汽车生产线,开创了现代工业的生产范式,汽车行业也被誉为工业体系的明珠 。目前,全球营收前十的公司,除沃尔玛外,其余九家都是传统汽车和能源企业,一年的总营收超2万亿美元 。传统车企深耕行业百年,如今每年仍有万亿美元的营收,但以特斯拉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仅仅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在市值上全面超越传统车企 。这一现象也会在新金融和传统金融之间重现 。
二是核心业务逻辑的改变是新势力得以挑战传统企业的根本原因 。品牌汽车厂商经过多年工艺积累,在发动机等核心技术方面建立起很高的技术壁垒 。但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电动机取代发动机,传统厂商丧失了“护城河”,与造车新势力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更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车一改传统汽车作为交通工具的定位,在电动化的基础上推进数字化,以海量数据为驱动,不断提升汽车的设计、制造水平,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定制需求;利用机器学习,不断完善算法和模型,逐步实现包括自动驾驶在内的高级智能,将汽车打造成出行中的人工智能助手 。因此,传统车企的电动化转型只是用电动机和电池替代了发动机和汽油,并没有改变汽车的定位 。作为既得利益者,颠覆现状就是革自己的命,对此传统车企既没有动力,也没有能力 。因此,这种转型只能局限于个别部门,很难在全公司推行 。反观造车新势力,创业者多来自互联网行业,坚持互联网思维,不受既得利益束缚,建立起符合智能汽车制造的组织架构 。回到金融行业,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主要生产要素,将替代资本成为金融业核心资产 。传统金融的业务逻辑是“客户找钱”,资本是稀缺的,金融机构占据优势地位,风控核心是防范,客户只有提供满足金融机构要求的增信措施,才能获得金融服务 。而新金融的业务逻辑是“钱找客户”,风险控制更强调信任,只有在海量数据基础上,运用科技深度分析,才能以极低的成本精准找到最需要钱且在未来有能力还钱的客户 。新金融企业脱胎于互联网,利用互联网生态产生的海量数据,不断优化升级风控模型,如今已在面向消费者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领域独占鳌头 。未来三至五年是产业互联网大发展时期,新金融必将顺势进入工业领域,对传统金融产生巨大的冲击 。这一过程可能比汽车行业电动化变革更加迅速猛烈 。
当然,两者也有一定区别 。金融业务是强监管行业,新金融企业开展相关业务都需要监管部门同意,金融产业数字化转型未必像汽车行业一样发生颠覆式变化,更有可能选择新老合作的渐进式路径 。
金融产业数字化的几点思考
首先,金融产业数字化转型必须从整体上规划 。金融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仅银行业资产规模已超过300万亿元,是我国GDP的3倍 。若金融行业发生系统性风险,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都将产生严重后果 。面对新金融的迅速发展,监管部门应统筹考虑风险和新金融发展需要,制订整体规划,必须兼顾新金融企业和传统金融机构,鼓励双方各取所长,紧密合作,稳步推动金融业转型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