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想”生二胎

上个周,带儿子去找他的好朋友玩,两人不知聊到了什么,竟义愤填膺地开起了“批斗爸爸大会” 。
一个说最讨厌爸爸这样,另一个说最讨厌爸爸那样,你一言我一语,好像在比赛谁家爸爸最讨厌,惹得我们这两个妈妈在旁边哈哈大笑 。比完了之后,两人又像没事儿一样继续玩别的去了 。
而这种事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我回想起之前儿子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也有过类似的事情 。那次是比谁家爸爸批评的最厉害,一个现场表演爸爸批评时是怎样吹胡子瞪眼声大如雷,另一个直接把自己甩到沙发上,说爸爸批评时就是这么把他摔沙发上的 。
两人一替一个回合,誓要分出高下,大人们边看边笑,完全不照顾当时在场的两个爸爸的心理阴影面积 。除此之外,还有一次是两个小朋友比谁家爸爸平时玩手机最上瘾,已经算是比较温和的数落了 。
每次看到这种景象,我都会觉得很好笑,小孩子什么都要比,比谁吃得多,比谁长得高,数落起自己父母的不是来也绝对不能被人比下去,简直把这当成了一种竞争性的游戏 。
然而好笑之余,我又不得不承认这是他们内心真实的表达,心直口快正是他们这个年纪最大的优点 。虽然站在一旁被当场数落的人难免会尴尬,但是成天被“压迫”的他们难道不该有这样一个发泄的渠道吗?
虽然我举的这几个例子中他们都在数落爸爸,但是我敢肯定在我没有观察到的时间地点,我这个妈妈肯定也受过此等待遇 。然而,我并没有任何沮丧 。想想看,谁没有在背后数落过自己的父母呢?这简直是为人子女天生的本能 。
然而,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们的这种“心直口快”肯定会收敛很多,也不会再把这当成游戏 。因为他们有了更强的道德意识,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是一件不好的事,更何况是说自己的父母呢 。老是跟别人讲父母的不好,别人会怎么看自己呢?所以再亲密的朋友之间,可能这都是个不会触及的话题 。

我为什么“想”生二胎

文章插图
但是,随着孩子越来越大,作为越来越独立的个体,他们对很多问题有了不同于父母的看法,行事作风也会变得不一样,跟父母间的摩擦或者分歧也难免会越来越多,想要抱怨想要数落的事也不再止于老爸批评的厉害不厉害或者老妈做的菜好吃不好吃那么简单了 。那么,他们的发泄渠道在哪里呢?
啰嗦到这里,那是因为,兄弟姐妹就是那个在彼此都不用担心自己道德败坏的前提下可以一起畅快淋漓地数落父母的人 。
前些日子,我一个朋友心情一直很低落,直到有一天一起喝茶的时候,终于吞吞吐吐讲了出来,原因是自己对父母的一些事情很有看法,却又无法解决,反而让自己背上了心理包袱 。我听了在心里直感叹,那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如果是我的话早就跟我妹一起数落了八百遍了,发泄完了就翻篇了,何至于有什么心理包袱 。可她是独生女 。
我有时候跟人开玩笑说,我跟我妹聊天的一个乐趣就是说父母坏话,这很大程度上是真的 。比如,我爸又做了什么不受待见的事儿,她会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我,愤愤不平地一顿控诉,然后我俩义愤填膺地把我爸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一个一个翻出来酣畅淋漓地批斗一番,批到最后都忍不住想笑了 。然后挂了电话,这事儿就过去了,我们还是一如既往地爱着老爸 。
不光是我和我妹,我也见过我妈和她的姐妹在一起议论我姥姥姥爷 。还有,跟老公回他老家的时候,他的那些叔叔姑姑婶婶们只要凑到一块儿就开始群情激奋地数落他爷爷,简直就像群口相声,看得我笑的肚子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