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窑白釉黑剔花龙纹瓶产生及发展历史

磁州窑在今河北省磁县观台镇 。该地宋代属磁州,故名磁州窑 。磁州窑始烧于宋代,经元代、南宋而终于明 。品种繁多,主要烧白瓷和黑瓷 。产品有瓶、壶、炉、枕、缸、瓮、钵、碗、盘、盆、盒等 。

磁州窑白釉黑剔花龙纹瓶产生及发展历史

文章插图
据相关专家和学者考证,磁州窑创设于北宋中期并在宋代达到鼎盛状态,但在元明清时期虽有烧制但早已不如宋代 。著 名的瓷窑有河北磁县观台窑、河南修武县当阳峪窑、山西榆林窑和山东德州窑等等 。
磁州窑是著 名的北方民谣,磁州窑所在的河北邯郸市不仅被人们称为瓷都,也有成语之都之称,邯郸学步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里 。在《庄子》中,就有一段关于邯郸的记载,书中讲到、战国时 燕国寿陵有个年轻人,听说邯郸人走起路来,步履潇洒、仪态十分优美,就慕名来到邯郸、每天专门学习人们走路,但是可笑的是他学了一阵、不但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还把自己原来的走路姿态忘个一干二净,没办法只好爬着回国了,这就是邯郸学步成语的由来 。
磁州窑白釉黑剔花龙纹瓶产生及发展历史

文章插图
【磁州窑白釉黑剔花龙纹瓶产生及发展历史】
磁州窑工艺中有哪些工艺特点
2004年,4月5日一只磁州窑黑釉油滴盌在香港以HKD 212万价格成 交;到5月一对磁州窑风花雪月酒色财气梅瓶以HKD 575万成 交!近几年高古瓷市场价格不是很高,但是磁州窑瓷器精美绝伦,艺术价值很高,所以升值空间巨大 。
磁州窑白釉黑剔花龙纹瓶产生及发展历史

文章插图
我国著 名陶瓷学家叶麟趾先生(陶瓷专家、清华大学教授叶喆民先生的父亲)在调查全国众多窑址之后,于1934年出版了《古今中外陶瓷汇编》一书,明确指出河北省磁县彭城镇就是古代磁州窑窑址 。他总结出磁州窑的颜色釉和装饰技法主要特征为白地黑花、飞白(黑地白花)、剔花(利用白土而为雕刻)、划花、印花、三彩、红绿彩等,还指出上化妆土是磁州窑的一基本特征 。同时,叶麟趾先生还指出博山窑、萧窑(白土窑)、吉州窑等窑口具有“类似磁州”特点,为总结“磁州窑系”打下基础 。
磁州窑是中国老窑口中民窑的代表,其产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市井风情,其绘画或书法风格往往粗犷豪放,洒脱不羁,这也是辨别磁州窑瓷器的着眼点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