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 二 )


    5、游戏性原则
    幼儿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主要有三种:游戏、学习和劳动 。而游戏是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形式 。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贯穿到游戏之中,可以使幼儿比较容易接受有关知识,在完成游戏的过程中,也就培养了他们的意志品质 。
    6、成功性原则
    由于幼儿的主动注意时间较短,因此,在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让幼儿有成功的快乐体验,以使他们能较长时间专注于活动 。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
    三、模式的具体实施
    从养成性教育模式看,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情境教育
    让幼儿以表演的形式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作出有效的行为对策 。这种方式能帮助幼儿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作出合乎社会规范的行为反应,提高幼儿判别是非的能力、经受挫折的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 。     
    2、家园同步教育
    幼儿家庭与托幼机构密切配合,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实施同步的教育,但具体方法可有所不同 。如在幼儿园某周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是“分享与合作”,教育的方法可能是通过游戏进行,那么,在家里也应同时进行这一主题的教育,但方法可以是与父母分享食物,与邻居的小朋友合作游戏等 。家园同步教育,往往比单方面实施教育的效果更好 。
    3、典型教育
    通过给幼儿一个典型的形象,让他们模仿,从无意到有意,从自发到自觉地去学习典型的行为,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与典型一致的行为习惯 。幼儿多直观思维,模仿力强,这种教育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
    4、行为练习
    让幼儿对已学习过的行为及技能进行反复的练习,加深幼儿对这些行为及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 。
    5、讲授教育
    具体而形象地向幼儿讲解有关心理健康的一些粗浅知识,提高幼儿对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认识水平,改善幼儿对心理健康的态度 。但这样做,要注意形式多样、生动、内容贴切、适宜 。
    此外,尝试教育、愉快教育、成功教育、母爱教育等均可有选择性地加以采用 。
    补偿性教育模式主要在以下两种:
    1、行为问题的矫治
     运用奖罚的原则,改变或消除儿童的不良行为或症状,并教给其顺应社会的良好行为 。这类方法简单易行,不要求寻找行为问题的根源或提高认知水平,在认知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幼儿身上运用,大多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
    2、通过游戏矫治
    为幼儿设立一个特别的游戏室(角),通过游戏,让幼儿自发地、自然地将自己的心理感受与问题充分表现出来,并获得情绪上的松弛,最终认识自我,学分控制自我 。个体性的游戏矫治对解决由幼儿本身的情绪而导致的问题比较有效,而集体性的游戏矫治对解决由社会适应困难引进的问题较为有效 。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