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缺“芯”背后:危机真实存在 影响相对有限( 三 )


万联证券分析称,芯片在汽车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实现汽车信息感知及控制的前提,目前动力系统、底盘控制和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等关键芯片均被国外巨头垄断,疫情影响海外芯片供应,短期部分车企产能或将受限,中长期更多地反映出国内汽车芯片亟需自主替代的趋势,有利于国内自主芯片企业及自主研发ADAS企业加速发展 。
根据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自主汽车芯片产业规模仅占全球的4.5% 。同时,我国汽车用芯片进口率超90%,先进传感器、车载网络、三电系统、底盘电控、ADAS、自动驾驶等关键系统芯片仍过度依赖进口 。
业内人士告诉证券时报采访人员,长期来看,汽车零部件的自主可控是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汽车芯片等核心供应链的国产替代是必然趋势 。
据了解,目前北汽、吉利等整车企业已经开始在芯片领域走上了自主发力的道路 。新造车企业蔚来汽车的芯片自主研发也提上了日程 。除整车企业外,行业内还涌现了包括地平线、四维图新、芯驰科技等科技公司 。其中,地平线旗下自动驾驶芯片征程2的出货量已突破10万,相继在长安、奇瑞等自主品牌的车型上搭载 。
在汽车芯片出现供应紧张的情况下,自主芯片企业能否成功实现对进口产品的替代呢?采访人员联系了自主芯片的代表企业地平线 。地平线品牌公关部人士表示,汽车芯片涉及到的问题比较复杂,目前讨论国产能否替代的问题略有敏感,因此暂时无法参与话题的讨论 。
实际上,国产汽车芯片之所以还未迎来大规模的使用,有多方面的原因 。根据中国市场学会(汽车)营销专家委员会的研究显示,目前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在设计与制造上仍受制于海外,缺乏先进工艺平台,同时汽车芯片的技术门槛较高,资金投入很大,这导致新兴芯片厂商的生存不易 。
自动驾驶芯片公司黑芝麻智能科技的管理层透露,研发芯片的试错成本很高,这要求企业在设计、验证、制造、封装等多个环节都不容许出错 。
业内人士认为,即便没有芯片短缺的事件爆发,行业内也在致力于推动国产汽车芯片替代进口的进程,但这个进程并非一蹴而就 。随着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升级,未来芯片将成为智能汽车的核心,自主厂商在车规级芯片投入有望迎来加速期 。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DF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