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一个错误决定,迫使其退出了中亚的霸主地位,最终损失惨重

吐蕃,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也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松赞干布被认为是实际立国者,自囊日论赞至朗达玛延续两百多年 。

大唐的一个错误决定,迫使其退出了中亚的霸主地位,最终损失惨重

文章插图
天宝初年,吐蕃势力逐步壮大 。所以,日渐强大的吐蕃不再甘心于年年向唐朝称臣纳贡,当然,它也十分清楚,想要摆脱唐朝对自己的控制,就必定先让自己强大起来 。毕竟,任何时代,都奉行实力决定一切的金科玉律 。
就这样,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之下,它就开始一步步走向了自己的富强之路 。在那个生产力十分落后的时代,人口和土地才是决定一个国家强盛与否的关键因素 。它想让自己变得强大,当然不可避免的要走上一条对外扩张之路 。
但是,这一次,它并没有选择通过武力来征服周边国家,它选择了另一种更加高明的方法,那就是:通过联合的方式,将自己和周边小国变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从而,一起共享盛举 。就这样,与它相距不远的小勃律国,就成了它首要目标 。
大唐的一个错误决定,迫使其退出了中亚的霸主地位,最终损失惨重

文章插图
小勃律国,在今克什米尔西北部,都城孽多城(今吉尔吉特) 。在吐蕃看来,这个小国实力并没有那么强盛,因此,控制起来比较容易,而且,这个国家还占据了良好的地理条件 。一旦两个国家联合之后,无论是要攻打周边小国,还是进攻大唐,都十分便利 。
出于以上种种原因的考量,吐蕃毫不犹豫地向这个小国提出联姻的请求,意图通过将自己国家的公主嫁到该国的方式,从而巩固两国的联合 。当然,小勃律国的国君也不是吃素的,单看吐蕃近年来蠢蠢欲动的态势,它也明白:吐蕃联姻背后的目的,又怎么可能会是单纯的呢?
小勃律国的国王显然也是一个野心不小的人,他深知,一旦双方能够顺利联合的话,总归是利大于弊的,因此,他索性顺水推舟接受了对方的联姻提议 。原本日益壮大的吐蕃就已经是大唐的心腹之患了,因此,大唐又怎会眼睁睁看着这两个国家联合起来蚕食自己在西域的地盘呢?
大唐的一个错误决定,迫使其退出了中亚的霸主地位,最终损失惨重

文章插图
并且,一直以来,大唐在西域诸国中都有着很高的威信,甚至,它一直以来对西域的一些小国都充当着“保护神”的角色 。眼看着有人敢动摇自己在此地的威信,并且,两国联合之后,还会对大唐边塞造成巨大的威胁,对此,唐王朝又怎么会坐视不理呢?
因而,唐朝皇帝很快就派出了自己的得力大将高仙芝,去平定此次事件 。高仙芝接到命令之后,率领唐军骑兵和步兵共计一万多人,开始了自己的远征吐蕃之旅 。他的军队从安西都护府整军出发,历时三个多月才到达连云堡 。
显然,吐蕃早已料到大唐必定会派遣军队到此平乱,因此,它安排了近万人的军队在此地以逸待劳 。虽说,长久以来的行军早已让大唐军队人困马乏了,但是,在高仙芝的英明指挥下,唐军还是展现出了其超强的战斗力,很快这座城池就被唐军攻占了 。
经此一役之后,唐军更是士气大振 。在接下来的作战中,吐蕃虽然占据了人数上的优势,但是,最终还是没能打赢唐军 。溃败之后的吐蕃军队四散奔逃,而高仙芝则率领着自己手下的士兵们趁胜追击 。打到最后,他们不但成功攻占了小勃律国,还生擒了其国王和吐蕃公主 。
大唐的一个错误决定,迫使其退出了中亚的霸主地位,最终损失惨重

文章插图
经过这次战役之后,唐朝军队在西域诸国心目中的威望,更是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 。而高仙芝也因此一战成名,成功接手了安西四镇的兵权 。胜利来得太轻易的话,总是容易冲昏头脑,原本,唐朝对吐蕃用兵,绝对称得上是师出有名,可是,打到后期的时候,这场占据道德制高点的平叛之战,却变了一些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