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鉴定出手

钧瓷出现之初,主要生产盘、碗、盆、罐、瓶、炉等,用于日常生活需要 。唐代以前,我国陶瓷制品的釉色比较单调,基本以南方青、北方白为主 。到了唐代,陶瓷工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制瓷工匠不再满足于单一的青色,开始在原有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工匠们通过在黑釉、褐釉、茶叶末釉上施以呈色不同的釉料,经过高温烧制,终于出现了灰蓝、乳白色的大块彩斑和流纹,这就是花瓷,也就是陶瓷史学界所说的“唐钧” 。到了北宋时期,工匠们在唐代花瓷工艺的基础上,在青釉中加入微量元素铜,成功烧制出高温窑变铜红釉 。这时的钧瓷,逐渐把釉在高温下的流动痕迹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展示出了意想不到的艺术美感和情趣 。

钧窑鉴定出手

文章插图
钧窑瓷器釉色丰富多彩,彻底改变了以往青釉类瓷器的单调格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天然效果,恰似“月夜望星空,晖晕自然成”,这种丰富多彩的特点,为后来陶瓷装饰艺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尤其是钧红釉的烧制成功为元代的釉里红,明清时期著 名的宝石红、祭红、郎窑红以及美人醉等新品种的烧成,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
钧窑是火的艺术 。蓝色、红色、黄 色、白色,无数跳动的火焰,像一支神奇的画笔,那蓝色亲吻过的,也许会生成一朵深紫色的海棠,那红色抚摸过的,也许会出现长空碧色的明净……紫中藏青、青中透红、红中寓白、白里泛蓝、蓝中有绿等,各种色彩交织在一起,变化万千 。
钧窑鉴定出手

文章插图
瓷器之美钧瓷之所以备受世人喜爱,驰名中外,主要原因是釉色绮丽多变而产生的艺术魅力,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 。钧瓷线条简洁清新,明快流畅,古朴大方,庄重典雅 。钧瓷最为人们所称道的就是其釉色,由于窑变的作用,钧窑瓷器演绎了“人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 。它的釉变色五彩缤纷,璀璨夺目,浑然天成,构成一幅幅神奇的图画,如寒鸦归林,夕阳残照,高山云雾,峡谷飞瀑,伯牙抚琴等等 。钟式花盆是钧窑名品,其口微微外撇,深腹,圈足,造型古朴典雅 。其内外皆施以天蓝色窑变釉,其间局部略泛紫色 。其口沿及足边釉薄处呈酱色,底部施酱釉,开五孔,以做盆植渗水之用 。花盆造型简洁优雅,釉色内蕴变幻万千,淋漓展现了钧瓷窑变之美 。
“钧窑始烧于北宋,金元时期继续烧钧瓷,并兼烧白底黑花及黑釉器 。北宋时钧窑已影响河南省内一些瓷窑,金元时期影响面更为扩大,不仅今河南省内钧瓷的瓷窑有了显著的增加,而且影响及今河北、山西两省,形成了一个钧窑系 。
钧窑鉴定出手

文章插图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是中国古代五大名瓷之一,钧瓷烧制工艺属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其独特的釉料及烧成方法产生的窑变神奇而闻名于世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之说 。
【钧窑鉴定出手】形容宋官钧瓷稀有的一句话就是家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而宋代民窑的钧瓷就不那么值钱了,虽然都是有窑变现象,虽然是同一时期的瓷器,但是二者工艺和价格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