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千万别把婴儿捂出痱子


导读,许多孩子的皮肤就会变得像荔枝皮一样,麻麻点点的,这就是“痱子”悄悄地“爬到”身上了 。每年夏天,许多孩子的皮肤就会变得像荔枝皮一样,麻麻点点的,这就是“痱子”悄悄地“爬到”身上了 。
父母千万别把婴儿捂出痱子
痱子,医学上叫红色粟粒疹 。它刺痒难忍,使孩子白天晚上都不得安宁,如果抓破了,还会感染细菌,变成脓疱和小疖子,甚至并发急性肾炎或引起败血症而死亡 。
痱子是怎样发生的
据市三医院皮肤科医生钱国培介绍,90%以上的婴儿从6月份开始就有痱子出现,这是由于汗腺孔或导管被汗液阻塞,汗液潴留于皮内而引起的;而且小儿代谢旺盛,活动量大,容易出汗,皮肤又细嫩,在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时极易生痱子 。当然,有些皮肤娇嫩、肥胖多汗或体质虚弱的成年人也会长痱子 。
趁皮肤出汗时仔细观察一下,就可以看到,汗珠是从皮肤上微小的“泉眼”冒出来的 。人体皮肤内分布着无数这样的“泉眼”,称为汗腺 。它的作用是产生汗液,将体内多余的热量散发出去,以调节温度 。
小儿新陈代谢本很旺盛,夏季气温偏高,各种原因可引起皮肤汗腺分泌增多,要是皮肤不够清洁,“泉眼”周围发炎,汗液排泄不畅,便形成痱子 。
小儿痱子表现与成人有所不同,变化较大 。
新生儿或小婴儿痱子多为细小透明的小水泡,颜色发白,比较浅表,分布密集,俗称白痱子 。多发生于孩子穿戴过多、强烈日光曝晒或服用退热药突然出大汗以后 。白痱子一般不痛不痒,无明显不适,1―2天后可自行吸收,留下少许白色糠状鳞屑 。
大一些孩子,痱子表现与成人相似,为皮肤表面红色小丘疹或丘疱疹,常突然出现并迅速增多 。有的融合成片,以脸、颈、胸及皮肤皱折处为多,伴有明显痒感和灼热感,汗液浸湿后可有刺痛 。孩子因此烦燥不安,睡眠时惊哭,以手乱抓乱挠 。此型最为多见,俗称“红痱子” 。
痱子继发细菌感染,红色丘疹顶端出现黄色脓头,即为脓痱子 。此时,必须及时治疗 。否则,感染范围扩大,可形成皮肤疖肿,可伴有发热、局部疼痛等症状 。脓痱子还可继发或诱发脓疱疹甚至败血症、肾炎及化脓性脑膜炎 。
从临床表现看,痱子一般有红痱和晶痱两种 。红痱常见,好发于脸、颈、胸上部或皮肤褶缝处,圆而尖、针头大小、呈密集的红色丘疹,有痒感 。晶痱则多见于额、颈、胸背上部及手臂屈侧等处,为一两毫米或更大含清液的疱疹,不红,易破,密集分布,多无自觉症状,所以小儿少有哭闹 。
防治痱子的小方法
痱子虽小,却不可轻视,应未雨绸缪,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排汗通畅 。给孩子洗澡要用温水洗,用温水冲洗后,水分蒸发快,有凉爽感 。洗完澡后要立即揩干,再撒上痱子粉 。
2.衣服要清洁、柔软、宽松,最好用能吸水的棉织品 。
3.对于几个月的小宝宝,不要长时间把孩子抱在怀里,因为这样更易使孩子受热而长痱子 。
4.适当控制孩子户外活动时间和活动量,居室内注意保持通风凉爽 。
5.注意饮食均衡 。给孩子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应多吃水果以及适当喝清凉饮料,如多吃青菜和西瓜,多喝绿豆汤 。饮食中还应适量 。
相关文章 常见的几种育儿误区 摇晃宝宝容易损伤其大脑 让宝宝睡出美好明天
【父母千万别把婴儿捂出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