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鉴定不能如瞎子摸象

钧窑烧成温度已经达到1350℃-1380℃之间,延承了传统钧窑胎质细腻,釉色绚丽夺目的特点,又结合了现代审美,器形饱满玲珑 。独特研制的玛瑙釉水在烧制后形成更加鲜明的层次感,十多种釉色绚丽多彩,周身还布满珍珠点、兔丝纹、鱼子纹和曲折迂回的蚯蚓走泥纹等生动美妙的流纹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 。清代道光年间《禹州志》记载:"州(即禹州)西南六十里,乱山之中有镇曰'神垕' 。有土焉,可陶为磁 。窑变是钧瓷的一大特色,清代蓝浦《景德镇陶录》赞美曰:"窑变之器有二、一为天工,一为人巧,其为天工者,火性幻化,天然而成┅┅其由人巧者,则工,故以|作幻色,物态直名之窑变 。"蚯蚓走泥纹,是钧窑的另一大特点,在古籍中同样有记载
【钧窑鉴定不能如瞎子摸象】

钧窑鉴定不能如瞎子摸象

文章插图
窑变釉是一种艺术釉,变化最多,色彩最丰富,形态也最复杂 。它的最初出现完全是偶然的 。人们按一定的配方,制成某些釉料,施于制品入窑焙烧后,产生了出乎意料之外的颜色和形态,钧窑的釉色基调是青色,偶然有在青色中出现或深或浅的红色或紫色来,而这种紫色,有时像云后迸射出万道霞光,有时像万里晴空飘浮的彩云,变化无穷 。人们对此现象无法解释,就称之为窑变 。在长期实践中,瓷工逐渐认识并掌握了铜红的成色技艺,这是瓷艺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 。开创了我国窑变釉瓷器的先河 。
钧窑瓷极其珍贵,这在民间有众多的说法,比如"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 。"钧瓷无对,窑变无 双","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挂红,价值连城,钧不挂红,一世受穷"等等 。对于钧瓷的商业价值,以及市场升值空间都非常高 。真正的钧窑瓷是无价的 。
钧窑鉴定不能如瞎子摸象

文章插图
钧窑--宋著 名瓷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城内的八卦洞,是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独有国宝瓷器,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著称于世,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窑一片”的盛誉 。
钧瓷分两次烧成,“第 一次是素烧,烧出来后施釉彩,再烧 。”钧瓷釉层较厚,在烧制过程中,釉质流淌填补裂纹,出窑后便形成了流动状釉痕,“在钧窑表面能看到类似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痕迹,我们称这是‘蚯蚓走泥纹’,这是判断钧窑的重要依据之一 。”
钧窑鉴定不能如瞎子摸象

文章插图
据《宋史纪事本末》卷五十载,宋徽宗崇宁“四年十一月,以朱勔领苏杭应奉局及花石纲于苏州……”“嘉花名木,类聚区别” 。这些花木,有的是作为盆景陈列的 。而当时的钧窑自然要为宫廷烧造制作盆景所用的器皿,于是便有大量钧窑花盆及花盆托出现 。此件花盆应就是其中之一 。
“ 玫瑰紫” 、“ 海棠红” 等紫红色的窑变釉色,最 具有特殊的美感和艺术趣味,成了钧窑标志性的釉色——“ 钧釉”。钧釉的烧成,除了窑工们发现和熟练利用各种氧化金属作为釉的呈色剂、使釉呈现出各种色彩之外,要达到“ 玫瑰紫” 、“ 海棠红” 等窑变釉的装饰效果,窑炉的结构和烧窑技术也是相当关键的 。由于窑内火候的高低不同,釉中所含氧化金属还原的程度都会不同,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釉的呈色 。“钧釉”的烧制成功,说明窑工们已经熟练掌握了窑变的规律,达到了烧造自如的程度 。所以,钧窑的窑炉结构和烧窑技术也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杰出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