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怎么欣赏?

青花的多数胎骨为高岭土掺瓷石,称作二元配方 。早在五代时,繁昌窑和北宋的青白瓷中已发明了此项配方 。由于生产元青花的窑口不同,胎骨的特点就各自不一 。经过配方的胎,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柔韧性,能够较大程度控制高温变形,保证大件器物的成型率 。元青花的大罐有百斤、大盘、大碗、让人感到震撼 。宏观看胎底有松软的感觉,没有明后期瓷胎坚硬,多数器底有沙眼、修底不光滑 。琢器底足留下的乳丁,是部分工匠修足的特点 。有一半器底露胎处有釉斑,多为窑工留下的记号 。有人认为元代的真品必有火石红,还有一些玩了几年古瓷的人认为,火石红是时间久了、胎老了才会出的,这些都是误区 。产生火石红的因素有两种:一是胎土淘洗不精,含铁量较高 。二是烧造时垫烧物与器底产生氧化所形成 。事实上,多年观查实践证明,元青花的胎底有一半不见火石红 。

元青花怎么欣赏?

文章插图
虽然宋代制瓷有非常多的窑口,但到了元代,景德镇便慢慢形成了中 心,成为中国的瓷都,大量的元青花便诞生于此 。在学者研究看来,元青花的诞生并不是中华民族独立创造的结果 。元以前,蓝色从来都不是陶瓷的主色调,一方面受颜料限制,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农耕社会,蓝色也不是最受大众喜欢的,甚至在一些文化语境下还有不吉祥的寓意 。但由于当时与外族的贸易交流非常频繁,而波斯以及土耳其地区蓝彩陶器的影响,催生了中国青花的诞生 。其实,今天回过头来看,青花瓷是中西结合的伟大产物 。
制作元青花瓷胎使用的是元代时景德镇附近一座叫麻仓山产的麻仓土 。这种土烧成后晶瑩玉透,温润柔和,摸起来略感滑润 。和现代高岭土烧后完全不同 。此物在元代时就非常珍贵,被皇 室用作贡土使用 。而且使用前都盛在专用器皿中,绝不敢有私用浪费等 。麻仓土的作用只是以少量比例配合当时主要原料瓷石,以增加胎土内氧化铝含量,这样可以保证烧制大器物时不变形 。
元青花怎么欣赏?

文章插图
元代青花瓷,有蓝地白花和白地蓝花两大类,有些品种上还有先模印纹饰再彩绘的工艺,到了明代,蓝地白花还偶有所见,模印纹饰后彩绘的就极罕见了 。
进口钴料,即苏麻离青,元代进口钴料的成分是低锰、高铁,含硫和砷,无铜和镍,和唐宋青花、明青花的青料成分都有区别,所绘青花纹饰呈色浓艳深沉,并带有紫褐色或黑褐色较光润的斑点,有的黑褐色斑点显现出“锡光” 。“锡光”是在黑褐色斑点中出现的一种自然光泽,并有凹凸感,是由于青花原料在高温烧制过程中与釉熔化时依窑内气氛而起的变化 。现代仿制的元青花中也有“锡光”出现,但观察仿品的“锡光”仿佛是一块银灰色片贴敷于蓝黑色斑点之上,有的斑点较密集,给人僵硬之感 。
元青花怎么欣赏?

文章插图
如今世人对元青花的宠爱,致使景德镇元青花仿品销量大升 。景德镇对拷贝元青花的热心也日积月累,各种元青花的拷贝品不断面世,并由最初的等级低商品逐步向高 级仿品开展 。
【元青花怎么欣赏?】元青花瓷器总体分两种色调,一种呈灰蓝色,较浅淡,一种是深蓝色,较艳丽 。传统概念中,呈色灰蓝者为国产料,呈蓝艳者为进口料 。进口青料用于大型、中型或小型元青花上,国产钴料仅用于中、小型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