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早期两次皇位继承都有争议,为何却没有造成分裂呢?

努尔哈赤是满清的开国皇帝,不过在之前国号是后金,直到皇太极后来才改为大清 。众所周知,满清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后长期在东北与大明对峙 。
而在满清入关之前,历经两次接班人的选择,第一次是努尔哈赤死后,第二次是皇太极死后 。努尔哈赤死后,并没有钦定接班人 。而第二次皇太极由于死的突然,也没有选定接班人 。
而在第一次是皇太极赢了,最终登基为帝 。第二次是福临赢了也就是顺治皇帝 。但其实这两次登基并不太平,尤其是第二次,甚至差点刀兵相向 。

满清早期两次皇位继承都有争议,为何却没有造成分裂呢?

文章插图
那么两次皇位继承都有争议,为何却没有造成分裂呢?
努尔哈赤死后,后金出现了权力真空,这就需要由八旗旗主共同推举新的大汗 。但当时严格说可不止皇太极一个候选人 。
努尔哈赤有16个儿子,不过大儿子褚英因为种种原因被努尔哈赤处死了,可他还有15个儿子,就算别的年纪小的没有什么机会,可当时二儿子代善掌握着两红旗,实力不容小觑,虽然他之前被揭发过与阿巴亥有不正当关系,但毕竟努尔哈赤已经死了 。
满清早期两次皇位继承都有争议,为何却没有造成分裂呢?

文章插图
莽古尔泰也有夺位之心,常常和代善等争功 。不过他属于头脑简单的人,可以说他是一个标准的带兵冲锋的武将,但论能力和计谋差远了,他最终也吃亏在这上面了 。
就在很多人都认为代善与皇太极有一拼的时候,代善却主动退出了,转而不遗余力的支持皇太极,这应该说是诸位贝勒自尽互相争夺、也互相妥协的结果 。至于有人说的皇太极夺了多尔衮的大位,这个可能性几乎没有 。
皇太极登基后一步步的把大权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但是他英年早逝,突然暴毙,死前也没有选定接班人 。
满清早期两次皇位继承都有争议,为何却没有造成分裂呢?

文章插图
而这个时候争夺皇位的主要是睿亲王多尔衮和肃亲王豪格,一个是弟弟一个是儿子 。这两位当时的支持者都不少,而且手里掌握的力量也都不弱 。多尔衮的背后是他的弟弟武英郡王阿济格和豫郡王多铎,豪格的背后有两黄旗(正黄旗、镶黄旗)的有力支持,代善和郑亲王济尔哈朗也准备投他的票 。
这两派可以说是争执不下,毕竟这个时候满清也不是嫡长子继承制,豪格并没有这个优势 。双方谁也不服谁,马上就到了火并的地步了,于是为了互相妥协,就由九阿哥福临继位,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为左右辅政 。
满清早期两次皇位继承都有争议,为何却没有造成分裂呢?

文章插图
其实这也是互相妥协的结果,否则的话,一旦多尔衮和豪格哪一方不顾一切的登基,必然遭到另一方的武力对抗,这样必然导致刚刚建立的大清走向分裂,甚至被大明在一举消灭 。
可见,在满清的早期,虽然也有对于大位的争夺,但竟然还可以为了大局牺牲个人利益,难能可贵 。
诚征优秀稿件:投稿指南
相关推荐: 他爹当了六十一年皇帝,他儿子当了六十年皇帝,为何只有他短命?
清朝的巅峰就是康乾盛世,然而虽然说是康乾盛世,但不能忽略的是,这期间最关键的却是康熙、乾隆两位皇帝中间的雍正皇帝,正是他才把清朝推倒了顶峰 。雍正帝革除了康熙末年的腐败吏治,推行官绅一体纳粮、摊丁入亩等政策,奠定了乾隆盛世的基础 。然而,相比于父亲康熙皇帝在位六…
【满清早期两次皇位继承都有争议,为何却没有造成分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