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孩子:你可以失败


告诉孩子:你可以失败

文章插图
您不应该说:这次期末考试你一定要考好 , 再考砸了 , 你就别想上学了 。
您应这样说:孩子 , 放松些 , 考试考得不好没关系 , 重要的是你尽了力 。
您不应该说:儿子 , 明天的比赛一定要拿第一!
您应这样说:孩子 , 勇敢一点 , 失败了也没关系 , 不就是一次比赛嘛 。
把失败的权利还给孩子
做父母的 , 往往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 一门心思扑在孩子身上 , 天天在孩子耳边念叨:成绩要好呀 , 要努力呀 , 不能掉队呀 。
一到考试的时候 , 更是比孩子还着急 , 不厌其烦地嘱咐孩子一定要考好 , 不许失败 。
这样的心情可以理解 , 但真的对孩子有害无益 。
没有谁能事事成功的 。也不是任何事一次就能做好的 。
孩子只是孩子 , 他没有生活的阅历与应验 , 他还处在人生中最初摸索的阶段 。他有权利失败 。
哪个做父母的不是在磕磕绊绊中走过来的?那么 , 也请宽容孩子吧 , 把失败的权利还给他们 。允许孩子失败 , 就等于是给了他锻炼自己意志力的机会 , 也给了他增加自己阅历的机会 。
其实 , 在生活中 , 让孩子适当地承受一些失败是很必要的 。作为父母 , 必须让孩子知道 , 每个人都有失败的可能 , 失败并不可耻 , 更不可怕 , 可怕的是失败了不敢面对 , 不去改正不足 。
父母要有“失败即教育”的意识
父母不允许孩子失败 , 往往是只看到了失败的一个方面 , 把它看成是丢脸的事 , 却忽略了失败的价值和意义 。
父母应该有“失败即教育”的意识 。
孩子失败了 , 但是他获得了“痛苦的体验” , 将来就知道如何去避免 。同时 , 他也有了挑战困难的契机 。孩子从失败走向成功的过程 , 就是一个锻炼自身 , 慢慢成熟的过程 。他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出来 。
在一帆风顺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 , 脆弱的心理会渐渐定型 , 有一天当他面对突如其来的挫折时 , 会惊慌失措 , 甚至一蹶不振 。
人生缺少了磨练 , 想取得永久的成功是不可能的 。
从这个意义上说 , 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去尝试做一些事情 , 在失败的磨砺中 , 锻炼出胆量 , 摸索出经验 。
有时 , 父母就算知道孩子成功的几率很小 , 也要让他做做看 。
告诉孩子:失败了没关系
生活中 , 父母常为孩子的错误和失败担心、着急 , 害怕孩子下次再犯 , 有时就忍不住地警告孩子:“你到底要这样失败多少次?”可是父母是否想到 , 给孩子“不许失败”的压力 , 孩子的心理负担会更重 , 情绪也会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 不但不能够从失败的状态中走出来 , 甚至更糟 。
运动心理专家有这样一个发现:在重要比赛时刻 , 如果一味地给运动员施加压力 , 不但不能鼓舞士气 , 反而会影响到运动员的发挥水平 。但是 , 如果将很重要的目标简单化 , 淡化比赛的紧张情绪 , 那么运动员就会有一种轻松的感觉 , 很容易发挥正常水平甚至超常发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