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如何做好身心保健


中年人如何做好身心保健

文章插图
  在不同的社会成员中,中年人肩负的社会、家庭重担显得更为沉重,日常生活中的诸多矛盾表现得更为突出 。这是因为中年人从事的工作十分重要而且复杂,繁重的脑力劳动,需要他们高度地集中精力和时间;中年知识分子受教育程度高,知书达理,更加在乎父母的精神状态、身体健康以及子女的道德品质和学业状况,为此而倍加伤精耗神;他们的经济条件谈不上优越,生活环境常有不如人意之处,承受着比他人更严重的精神紧张刺激等 。
因此,中年人的心身保健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是一个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年人无论是从自身健康考虑,还是从国家、民族的未来着想,都应该加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调摄,借以促进心身健康,益寿延年,为人类社会造福 。
  (一)静思少虑,修身养性
  中年知识分子的生活不能没有目标和追求,这对中年知识分子充分享受生活中的真正乐趣,从工作及事业中获得强大的精神支柱是十分必要的;而且,理想和信念可以有效的防止心理和生理功能过早的出现衰老,有利于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 。但是,中年人所具有的生理特征及来自于社会和家庭生活的沉重负担,又极易使中年人的思想情绪陷入抑郁、焦虑和紧张的状态,以致耗伤精气,损及心神,引发各种心身病症 。
所以,人到中年应注意“壮不竞时”,适当地“静神息想”,不要过于计较名利得失,避免为生活琐事过分损伤心神;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精神调摄,合理地用脑,以始终保持精神情绪的乐观畅达 。为了避免和减轻有害情绪的侵扰,可有意识地采取一些防御措施,如思虑焦躁、情绪不佳时,可对自己的亲朋好友倾吐苦闷,或适当参加一些文体活动,使焦虑情绪得以宣泄出去,缓解心理上的压力 。
  中年知识分子应保留或发展自己的一些业余爱好,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借以防止不良情绪的产生或加重 。工作、研究之余,可以听音乐、看电视,与子女嬉笑谈天,共享天伦之乐;可以种花养鱼,作画习字,增添生活乐趣,摆脱思绪的困扰;逐渐养成百事不思,宁心静坐片刻的能力和习惯,必要时让自己跳出紧张的精神氛围,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生活在愉悦舒缓、充满活力的良好环境中 。
此外,还应适当注意自己的仪表仪容,让自己的装束趋向年轻化,这有利于振奋精神,保持豁达的心胸和旺盛的斗志 。
  (二)量力而为,切勿过劳
  中年人年富力强,大多挑起行政或科研的重担,生活中还要赡养老人、抚育子女和负责安排家庭生活,一般均处于长期的“超负荷运转”状态 。不少中年人为了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额定工作,不辞辛劳,废寝忘食,缺乏应有的休整和调养,过度劳累,以致积劳成疾,心身俱废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中年人应该在保证充分摄取营养的前提下,善于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和休息,量力而为,停止超负荷运转,促进心身健康并提高工作效率 。
  合理地安排工作,是一种最积极的休息方式 。对于各种繁重的工作事务,宜分清轻重缓急,主次先后,有节奏有步骤地分期分批逐一完成 。这样可在某个阶段性的工作完成之后,有一定的时间,采取适当的方法,让心身得到一个短暂的休整,防止疲劳日积月累,损及心身健康 。将日常工作分阶段地进行,还可从阶段性的成果中获得乐趣,有利于精神和体力的迅速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