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置

1、跌磕伤:杀生跌磕伤时,不要用手揉患处,可用干净的毛巾浸透冷水或用毛巾包裹冰块敷在受伤的部位,经冷敷后再用湿热的毛巾敷于患处并轻轻按摩,以帮助消肿 。
2、压伤:让受伤的幼儿原地静坐或平躺,同时仔细检查被压伤部位的外表状况 。若是四肢压伤,可用冷水浸湿或用裹了冰块的毛巾敷于受伤部位 。若是胸腹部被挤伤,应将幼儿身体放平,然后迅速拨打急救电话 。
3、割伤:若创伤较小的伤口内又无异物时,用创口贴即可;若是金属、玻璃等异物,则需将异物清理干净后对伤口做消毒处理 。
割伤严重流血过多要及时对伤口进行包扎,可在伤口靠近心脏的方向用绳带等物系紧,并立即将患儿送往医院治疗 。
若幼儿的手指被利器割断,要保护好断指,将断指放入容器中连同幼儿一起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
4、刺伤:用消毒水清洗伤口,然后用镊子顺着刺物刺入的方向将刺夹住拔出 。若刺物太短或已全部刺入幼儿的肌肉中,可采取挤压挑拔法将刺清除,最后用酒精或碘酒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 。
5、扭伤:轻微的扭伤可用冷水浸湿的毛巾或冰块敷于伤处,也可用红花油吐沫于扭伤处 。若扭伤严重出现肿胀或淤血时,不可让幼儿走动,要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治疗,对四肢某个部位的严重扭伤,可先用绷带等在扭伤的上下部位做固定包扎处理 。
6、擦伤:轻微的擦伤可用消毒棉球蘸低温的肥皂水或生理盐水擦洗伤口周围并清理异物,然后涂抹红药水 。对较为严重的伤口在经过消毒处理后可用纱布包扎,特别严重者要及时送医院治疗 。
7、骨折:发现幼儿骨折,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及时送望医院救治 。在急救处理前不可用手揉搓骨折处,发现受伤处流血应采取止血措施 。为使骨折处得以固定,可在 幼儿骨折部位用宽绷带和木板等把骨折处的关节暂时固定住 。若是颈部受伤,要让幼儿仰卧,并用有一定厚度的软质物品垫在颈部两侧,以稳定颈部原有状态 。若是肋骨处骨折,幼儿感到呼吸困难或胸部疼痛难忍,要检查其血压以防休克 。若遇脊椎骨折时,切不可随意挪动幼儿,要将幼儿平抬放到担架上 。若遇颌骨骨折时要立即清除幼儿口腔中的异物,防止异物堵塞喉咙,也可用纱布等做垫托放在受伤的下颌处并用软质物品托住受伤处,既保证幼儿的下颌固定不动又可以使幼儿易于开口 。
8、烫伤:发现幼儿烫伤后要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或将烫伤部位浸入冷水中,轻者涂抹牙膏、肥皂水等,以防感染 。
   如果幼儿是穿着衣服鞋袜被烫伤,一定不要直接将衣物脱掉,更切忌用手揉搓烫伤处,而要用剪刀轻轻剪开幼儿的烫伤部位的衣物,视幼儿烫伤的具体情况用纱布包扎处理后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
9、食物中毒:轻微中毒要及时给幼儿喝些清水,然后催吐 。让幼儿张开嘴,可用手指刺激幼儿咽喉部位或用小勺深入到幼儿嘴中并轻微用力压迫其舌根处,引起幼儿发生反射性呕吐,以减少毒素对身体的刺激 。
严重中毒的在采取催吐的同时要及时送往医院抢救治疗,并将幼儿食用过的食物及呕吐物装在容器中留样保存,以便为医院化验及解毒提供依据 。
10、异物伤害:当幼儿误将异物放入嘴中不慎被噎住或呛住气管时,教师要立即将幼儿的身体前倾,同时轻轻拍打幼儿的肩胛部位,或用手指深入幼儿口腔刺激催吐 。若催吐失败,应及时将幼儿送往医院治疗 。若遇幼儿被鱼刺卡住,可用勺子等器具轻压幼儿的舌头,然后用镊子深入吼部将鱼刺慢慢夹出 。若无法将鱼刺取出时,要及时送往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