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黄:看完这篇就懂了!!

瞬间吸油的“油”美人田黄具有很强的通透性和吸附性的生命特征 。如果用棉签蘸上白茶油涂抹,瞬间油脂便被吸入,颜色随即变得更深 。即使是厨房炒菜的油烟随空气飘过来也会迅疾吸入 。所以,田黄应远离厨房,置于相对封闭又能透气的地方 。

田黄:看完这篇就懂了!!

文章插图
2012年厦门保回购拍卖会上一个1725克白田薄意作品以3.92亿人民币成 交,由于没有更仔细的图片,单单从图片上看,说白色掘性石没有问题,并且质地也很细腻,只是看不到原生皮及内部的具体纹理,暂时分不清是白鲎箕田 还是白田,但是成 交价来讲,别说是白田,即便是田黄(顶 级质地且开门黄田)这个价(3.92亿)也是有点过分的,有炒作嫌疑 。
鉴定方法:用指甲划田黄应该没有白色痕迹,田黄的肌理表皮组织比较有特点 。表皮都会出现密如织网的细萝卜纹,而且疏密有致、条理不乱,如新出萝卜去皮,而青天石、巴林石等石头的纹理比较杂乱 。同时,大部分田黄或多或少都带有裂格,多呈现于表层,交叉状,如龟裂纹 。田黄的手感类似软玉,质地温润、细腻、凝嫩 。其在光线透照下,石心皆泛黄红之光,灿烂醒目,即使在寒冬腊月,也感觉温润,但如果用指甲划田黄应该不留痕迹,因为田黄寿山石的硬度大于人类的指甲 。而其余相似石头的手感则明显干燥许多 。符合手感、表皮特征,并且同时拥有“石皮”的石头,一般可初步鉴定为田黄 。
田黄:看完这篇就懂了!!

文章插图
田黄被发现的历史较短,至明末才引起当地名流的注意 。田黄由此被发现,在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未受到人们的重视,直到清代才变得价值连城 。相传乾隆皇帝梦见玉皇大帝赐他田黄,并赐书“福、寿、田”三字,一位闽籍大臣听后禀告,玉皇大帝赐给皇上的一定是产于福州寿山的田黄,因为这正合玉皇大帝赐书的“福寿田”三字 。乾隆皇帝听后极为高兴,认为这确实是老天他对自己的恩赐 。从此,他就在行祭天大礼的时候在祭桌中 央供上了田黄 。乾隆皇帝大量收藏田黄,多用田黄治以印章 。有名的“三希堂”、“长春书屋”印和以一块田黄镌成的“惟一精惟”白文方印、“乐天”朱文圆印、“乾隆宸翰”朱文方印的三连章都是乾隆皇帝以田黄制的印章,现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由是,朝野上下竟相购以田黄制印,田黄的身价,一发而不可收拾 。
从这几年的市场表现看,田黄的价格已由“一两田黄一两金”涨到“一两田黄万两金” 。有人称,“当前投资,田黄” 。那么,田黄真有如此大的魅力?就目前市场环境来说,投资田黄确实有很大的优势 。一、是田黄属于资源型藏品,物以稀为贵,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二、是市场体系完善,交易市场流通方便;三、是当前也的确是个好时机,有精品出现,市场也比较理智,价格稳定 。
田黄:看完这篇就懂了!!

文章插图
石中之 王田黄,产于福建福州市北郊寿山村田坑的田黄,是寿山石中的珍品 。有着“福”(福建)、“寿”(寿山)、“田”(财富)、“黄”(皇帝专用色)之寓意,故被人们称之为“帝石” 。关于田黄的由来传说它是:女娲补天时遗 留在人间的宝石;是凤凰鸟蛋所变 。据说还有史书记载:咸丰帝临终时,赐予慈禧一方田黄玉玺,末代皇朝解体,溥仪不要所有珍宝,只将一枚“三连章”缝在棉衣里 。这些官方的、民间的传说无疑给田黄平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 。
【田黄:看完这篇就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