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之美——美文欣赏

元青花上的蕉叶纹来源于商周青铜器的纹样,饰于瓶颈和下腹部 。叶的中茎画至叶尖,一笔画成或两笔画成后填色 。叶的边沿用细线勾勒后填色 。叶脉细线勾勒 。有单层和前后双层两种画法 。

元青花之美——美文欣赏

文章插图
鉴于关注和收藏元青花瓷器的群体很多,并且许多爱好者在某些伪鉴定、伪研究和伪收藏的误导下,呈现纷乱的局面 。根据笔者近10年的调查研究和搜集大量实物标本的基础上,在此姑且就元青花瓷器的鉴定谈如下几个重要的关键点 。
“瓷器之成,窑火是赖” 。如果说窑制为瓷器烧造准备了空间硬件,那窑温便是至关重要的软件 。窑温对元青花瓷器的烧成有很重要的作用 。为了检测窑温和烧制效果,古人发明了“火照”
元青花之美——美文欣赏

文章插图
【元青花之美——美文欣赏】
元青花从制作到分配有很多等级,会有千变万化的情况,仔细观察,元青花都会多少带有一些缺陷,器形不够规整,生烧、过烧造成发色不够艳丽,有的还有少量窑沾窑裂等,窑工们会根据手里现有的泥料,随意制作出胎质薄厚不一的产品,要注意每一件器物胎釉的结合部位,区分淡淡的“窑红一线”的变化. 。
元青花除景德镇的官窑民窑以外,尚有云南的玉溪窑、建水窑 。云南的青花瓷时代要晚一些,用当地的钴土料绘画,瓷胎用石英含量很高的瓷石作原 料,釉是含钙较高的灰釉,经1 200℃高温烧成,釉质粗,白度不高,普遍发绿,与景德镇窑相比,青花不漂亮,水平不高 。
元青花之美——美文欣赏

文章插图
元青花系列主要针对带有典型特征的早、中期产品 。元末,明初属成熟型,其工艺、胎质、青花发色与元早、中期产品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 。不要进行比较 。目前国内外各家藏馆收藏的95%都属元末,明初藏品(注:最晚的是明成化期墓葬藏品) 。
关于元青花这个品种的发现和研究,其实是很晚的事情,甚至长期以来,人们都不知道元代有青花这种产品 。按照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克伦先生的话,元青花研究的历史总共只有60年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