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鉴定方法要点

【钧瓷鉴定方法要点】北宋宫廷用的钧瓷底器常刻有一至十的数字,器物越大编号越小,尺寸越小编号越大 。因此,“一”是同类器物最 大者,“十”是同类器物最小者 。对照传世品亦是如此 。北宋用的钧瓷中,还罕见有“奉华”和“官”字等铭文 。

钧瓷鉴定方法要点

文章插图
由于釉色的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无数颜色不一、形状各异的窑变,是构成钧瓷区别于其它青瓷的另一个特色 。钧釉中的紫色引人注目 。各种紫色是红釉与蓝釉互相融合的结果 。钧釉的紫斑在工艺上是将青蓝色的釉上有意涂上一层铜红釉所造成的 。后人对钧瓷的紫色的评价极高,近人刘子芬在《竹园陶说》中说“钧窑器一枚,价值万金┅┅宋时紫色如熟透之葡萄,浓丽无比,紫定、紫钧,其器皆纯色 。”
经过金代的恢复发展,元代钧瓷生产继北宋末期生产淡雅精美钧釉瓷的高峰后,在一次进入繁荣时期 。这一时期钧瓷产品种类丰富、产量巨大、影响广泛,在北方地区成为主流产品,形成了庞大的钧窑系 。目前考古发现元代生产钧釉瓷的窑场遗址多达数百个 。
钧瓷鉴定方法要点

文章插图
钧瓷开片的纹路纵横交织,极富韵味 。其纹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疏有密,有粗有细,有深有浅,有曲有直,不一而足 。常见的开片纹路有冰裂纹、百圾碎、鱼子纹、牛毛纹、蜘蛛网纹、叶脉纹等 。
钧瓷在北宋时代多为是宫廷的把玩观赏珍品,做得太大,容易粗糙而失赏,便失去了精巧美妙之感,观赏性大为降低 。所以,为了迎合皇宫及达官贵人们的需求,烧制的钧瓷尺寸均都不会超过一尺之大,精巧适赏 。
钧瓷鉴定方法要点

文章插图
钧窑瓷因釉色的相互交融而产生的颜色不一、形状各异的窑变,是构成其区别于其他青瓷的一大特色 。釉色大体上分蓝、红两类、具体的可呈现月白、天蓝、天青、翠青、玫瑰紫、海棠红、胭脂红、丁香紫、火焰红、茄紫色等 。其中,蓝色也不同于一般的青瓷,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 。蓝色较淡的称天青,较深的称为天蓝,较天青色更淡的称为月白,都具有莹光一般幽雅的蓝色光泽 。因此十分雅致 。
河北磁县是磁州窑的主要产地之一然到了元代由于受到禹州钧窑的影响为适应广大钧瓷消费者的需求在产品激烈竞争条件下也不得不改烧钧瓷但其生产规模不大产量有限其次彭城、观台、内丘、隆化等地也相继仿烧钧瓷山西省除浑源外尚有临汾、长治等地也仿烧钧瓷但施釉特厚工艺欠佳釉色以天蓝居多外部露胎处呈酱黑色这与河南、河北两省的钧窑系瓷器露胎部分色调迥然不同应属于浑源窑的独特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