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抱团引发灵魂拷问:核心资产的投资逻辑链到底有多长?

_原题为:机构抱团引发灵魂拷问:核心资产的投资逻辑链到底有多长?
摘要【机构抱团引发灵魂拷问:核心资产的投资逻辑链到底有多长?】2021年伊始,白酒、新能源等板块带头上涨,将“一九”行情演绎到了极致,并在市场中再度引发机构抱团之辩 。昨日部分龙头股的调整,加剧了市场对机构抱团股后市的担忧 。(上海证券报)
2021年伊始,白酒、新能源等板块带头上涨,将“一九”行情演绎到了极致,并在市场中再度引发机构抱团之辩 。昨日部分龙头股的调整,加剧了市场对机构抱团股后市的担忧 。
机构抱团行为是不是过于集中了?什么情况下会瓦解?对于手握大把核心资产的机构来说,一边是坚定看好的长期价值理念,另一边是对短期风险的担忧,长期与短期的博弈正在加剧 。
与此同时,基金经理的观点也出现分化:新基金往往喜多于忧,源于波动加大后能获得建仓好时机;但对于老基金来说,是否调仓?怎么调仓?对基金经理的专业水平和投资信仰提出了双重考验 。
放眼长期,业内普遍形成一个共识——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以申购基金等方式入市,A股投资者结构机构化会给市场生态带来深刻变化 。“当下所谓的极致行情,未来会不会成为常态?”在一位资深公募权益投资总监看来,这是每一个投资者都需要思考的命题 。
“冰与火”之歌
2021年1月11日,上证指数下跌1.08%,深证成指下跌1.33%,开年以来的极致行情终于暂时停下了脚步 。
统计数据显示,上周(1月4日至1月8日,下同)上证指数上涨2.97%,深证成指上涨6.12%,创业板指上涨6.61% 。但上周一下跌的个股达1162只,上周二下跌的个股达2378只,上周三下跌的个股继续增至2974只,上周四下跌的个股更是高达3282只,占比达78% 。
“涨出了熊市的味道!”不少个人投资者感叹道 。然而,对于手握核心资产的基金来说,形势一片大好 。数据显示,上周有超过70只基金涨幅超过10%,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收益率中枢分别为4.45%和4.19% 。
事实上,极致行情的上演早有预兆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A股投资者结构机构化程度和公募基金话语权都有明显提升,“申购基金—增配龙头”的逻辑链不断强化,龙头股估值膨胀早已是题中之义 。
回顾2020年,公募基金靠优异的业绩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个人投资者“借基入市”的热情持续高涨 。据中金公司测算,按自由流通市值口径计算,个人投资者持股比例已经从2014年的72%下降到2020年的52%,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则从2014年的38%上升到2020年的48% 。同时,数据显示,去年公募基金发行规模超过3万亿元,仅权益类基金占比就超过六成,对A股市场的投资话语权进一步提升 。
安信证券表示,去年下半年以来,公募基金是推动 A 股市场投资者结构机构化的主要力量,也是市场风格的重要引领者 。结合去年下半年的发行状况,安信证券测算,去年年末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比例由7.2%上升至 9%左右 。
展望2021年,安信证券认为,公募基金仍将是A 股市场最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且将继续主导市场风格 。
新年伊始,基金发行市场延续去年以来的火热态势,昨日出现了5只爆款基金 。开年以来的6个交易日,逾3000亿元资金蜂拥而入,认购新基金 。安信证券预测,2021年权益类规模基金发行量在1.4亿份至1.9亿份之间;考虑赎回和基金股票仓位情况,大约能为市场带来6000亿元至9000亿元的增量资金 。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还将有更多的公募增量资金注入市场,这些新基金的建仓方向将继续左右市场的价值取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