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小孩的教育家长要更加注意( 二 )


为什么会这样?
两岁的宝宝不再只是与同伴进行平行游戏 , 大量的互动开始了 。但这时的宝宝还不会合作 , 如果别人想拿自己的东西 , 他们常会通过一些攻击性行为来保护自己的所有权 。这是儿童非常以自我为中心也是极具攻击性的一个阶段 , 言语和身体攻击都会出现 。他们会经常对别人抓、打 , 或狂呼乱叫等 。
妈妈该怎么做?
允许宝宝保护自己的物品 。自我意识的一个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有了“我”、“我的”、“我自己”等概念 。开始保护自己的物品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 。因此 , 当他们为此发生争执时 , 父母只需要把他们分开 , 并告诉他们打人是不对的 , 就可以了 。一定不要自作主张拿走孩子的物品 。
多参与宝宝的游戏 。互动游戏初期 , 宝宝还缺乏合作的技巧 。参与游戏是一个给宝宝做出榜样的好机会 。
故事一个字也不能改
这几天 , 安娜觉得给女儿讲故事成了一个苦差事 。原来 , 讲故事不能像过去那样由妈妈定 , 而是变成了女儿点播 。这还不算 , 如果故事讲得和原来不一样 , 还会遭到女儿的批评:“不对 , 上次你说的是小熊布迪 , 不是乌迪 。”“小熊是去找小老虎玩 , 不是找小狐狸 。”
为什么会这样?
2岁的宝宝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求同性的形成 , 他们喜欢每天的事情都一样 , 甚至愿意每天听同样的故事 。比如你给他读一个熟悉的故事时 , 哪怕只错一个字 , 他也会觉得这个故事被篡改了 , 而要求大人重讲一遍 。这种现象要等宝宝接近3岁时才可以简化一些 。
妈妈该怎么做?
接受孩子的求同性 。如果某种生活规律一旦形成 , 就一定尽量保持 。以上床睡觉为例 , 如果宝宝的习惯是刷牙、洗澡、上床、讲故事、最后亲亲、说晚安、再关灯 , 妈妈最好不要随意删改其中的步骤 。要知道 , 对灵活性的要求可不是这个年龄的主要任务 。试图去缩短或更改儿童的日常规律 , 只会更浪费时间 。就像你在打电话时被打断了 , 就很难接上刚才的话题 , 一定要从头说起才行一样 。
TIPS:父母不要做的8件事
1不要指望孩子会乖乖遵守所有规矩 。有时用尽浑身解数 , 孩子可能也不合作 。
2不要突然改变日常生活规律 。如果有变化的话 , 提前告诉孩子 , 并不断提醒他 。
3尽量不要问一些预料他会说“不”的问题 。
4不要让他去选择 。控制权在父母的手里 , 而不是孩子那里 。
5不要强迫2岁的宝宝把自己的心爱之物与人分享 。
6如果你的要求遭到孩子“不 , 我不要”的拒绝.千万不要大发脾气 。
7不要太苛刻 , 比如“必须把东西全部吃掉才能去玩” 。
8不要把给孩子用以获取安全感的东西拿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