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一点


勇敢一点,你能唱得很好的!勇敢地说出来,你的看法很不错!
你给了孩子勇气吗?你是否在孩子跌倒时让他学会自己站起来?你是否在孩子有新想法时给他机会去“冒险”?你是否常常对孩子说“勇敢一点”?
父母常常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胆小怕事,可是,他们没有意识到,孩子的胆量是慢慢锻炼出来的 。而父母,正是培养他们的好“老师”啊 。
有的孩子胆小,怕黑,也怕自己一个人待在家里 。要是恰好父母有什么事要出去,必须留孩子一人在家,孩子死也不肯一个人待着 。没有办法,父母只好说:“这么害怕呀,那算了,你跟着我们吧!”要知道,一个人对于黑暗的恐惧很可能是会持续一辈子的,并不一定成人之后就能消除 。所以,你的孩子要是这样,就应该慢慢让他适应黑暗,而不是逃避 。
还有的时候,孩子有一些新想法 。比如,本来一直是家长送他上学的,但是有一天他突然说以后不要家长送了,愿意自己一个人去 。这很可能是因为他觉得自己长大了,还让父母送,会让同学们笑话;也可能是因为他体谅父母,怕他们太辛苦,总之这个想法对他来说,是个不错的改变 。可是父母能够理解吗?他们也许立即表示反对:“不行!
你一个人不安全!
实际上,你把一些要注意的事项,如过马路要看看红绿灯,注意车辆,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等等,都告诉他,孩子的表现不会让你失望的 。也有的孩子天生聪明,他们善于思考,脑子里老有一些奇怪的想法 。也许有一天他产生了打破常规的想法,比如他用报纸做了一顶古怪的帽子,想戴出去给小朋友“欣赏”,可是又怕给人家笑话 。
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要也来打击他的积极性,说出“这个帽子这么难看!”、“别人肯定会取笑你的!”这样的话来 。不如给他打打气:“勇敢一点嘛,小朋友也许会抢着戴呢 。
勇敢不等于冒险生活中,孩子因为第一次做某事,或接触某件东西,很可能产生畏惧感,在应该给予“勇敢一点”这样的鼓励时,家长不能吝啬这几个字 。可是,家长也必须明白,鼓励孩子勇敢并不等于是让他去冒险 。孩子跟别的小朋友闹了矛盾,厮打了起来,你不去劝架,反而鼓励他说:“别怕,勇敢一点,你打得过他的 。”这就是在怂恿他使用暴力了,是万万不可的 。
勇敢必须是正当的行为 。做父母的怎么能给孩子做坏事的勇气呢?这迟早要害了他 。
对于一些冒险的尝试,比如游泳,在之前也先告诉孩子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并且大人要从旁指导 。不赞成无意义的冒险,比如孩子说他要爬到一棵大树的树顶上,这样的勇敢不是勇敢,而是逞能了 。
这一点必须让孩子明白 。除了行为上的勇敢,还有心理上的勇敢 。比如勇敢地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勇敢地对待自己的过错 。这更需要父母的悉心指导 。早知如此,我就逃学了 。




孩子,你能行
别动不动就向孩子缴械投降


【勇敢一点】
算了,算了,不过,就只有今天,下不为例 。好了,别哭了,妈妈给你买去就是 。
好吧,好吧,这次爸爸带你去玩,以后不许再这样耍赖哦 。
必须拒绝孩子时绝不“心慈手软”
童童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里 。做母亲的,总觉得孩子没有父亲很可怜,所以他有什么要求,也尽量满足 。
甚至一些无理的要求,能做到的,她也一定做到 。
童童一直被妈妈这样宠着,也慢慢有了小脾气 。有的事妈妈不答应,他就耍无赖,使小性子 。
有一次,睡到半夜,孩子忽然醒了,硬是要吃水果 。深更半夜的,到哪儿去买水果?母亲为难了 。她只能安慰孩子:“现在外面没有卖水果的 。咱们再睡一会,天一亮,妈妈就给你去买,啊 。”童童仍然不依不饶,哇哇大哭起来 。做母亲的最后也火了,把孩子狠狠打了一顿 。她也终于明白自己的溺爱害了孩子,也苦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