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智慧来自思维力

【上 智慧来自思维力】爸爸妈妈别只注重给宝宝灌输大量的知识,而忽略了早期思维力的培养 。在现代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可以从不同的渠道得到,而宝宝的思维方法却要靠你的启蒙教育、长期的训练以及以后生活经验的积累而获得 。

Q:什么是思维和思维力?
A:思维是通常说的“思考”、“想一想”、“动动脑筋”,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思维力是一个人进行思维的能力 。思维力的高低,反映一个人的智力活动水平高低,它包括分析、综合、推理、演绎、判断及抽象等能力 。

思维力的发生和发展

思维是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婴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得比较晚,是在感觉、知觉、记忆等心理过程的基础上形成的,与语言发生的时间相同 。
小婴儿基本上没有思维,只有对事物的感知、对事物之间联系的最初认识 。一般认为婴儿在9~12个月产生思维的萌芽,有的宝宝可能更早一些 。真正的思维发生的时间大约是在宝宝2岁左右,2岁以前是思维发生的准备时期,3~6、7岁是思维开始发展的时期 。

学龄前儿童的思维发展顺序

0~3岁在动作中思维——直观动作思维占主导地位
这个阶段的宝宝是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来进行思维,是在对事物直接感知以及实际行动中进行的 。宝宝只考虑自己动作所接触的事物,依靠动作来进行思考,而不能在动作之外进行,更不能计划自己的动作以及预见动作的后果,一旦动作停止,思维活动也就结束 。例如,宝宝看见玩具汽车,就玩坐汽车的游戏,如果看不见玩具汽车,宝宝就想不起要玩坐汽车的游戏 。2~3岁的宝宝表现得最为突出 。
当宝宝会说话后,语言和外界的具体形象存储在大脑里,宝宝凭借这些获得初步的具体形象思维 。

4岁开始由直观动作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
具体形象思维是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的 。4岁左右的宝宝已经能够摆脱具体行动,运用已经知道的、见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来思考问题 。比如,他不需要看到玩具汽车才想到要玩坐汽车的游戏 。

5~6岁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宝宝6岁以后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抽象逻辑思维,从理解事物的个体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从依靠具体形象的理解过渡到主要依靠语言来理解 。抽象逻辑思维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的思维,这是人类特有的高度发达的思维,是高级思维方式 。6岁以前的宝宝还没有这种思维 。

Q:宝宝的思维特点是怎样的?
A:宝宝的思维特点有7个:

动作性 思维只在动作中进行 。

固定性 思维缺乏灵活性,认死理 。

简易性 宝宝在思考问题时做不到综合思考,只是简单凭以往的经验来套用,因此思维片面、表面,只考虑眼前的事物关系,抓不住事物的本质 。

拟人性 宝宝往往把动物和一些物体当作人,把自己的行动经验和思想感情加在它们身上,与它们进行交谈 。比如宝宝看见毛绒小狗从桌上掉下来,会说“小狗摔疼了,它会哭的”,还有给布娃娃喂饭、喝水等 。这都是拟人性思维的表现 。

形象性 宝宝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形象来思维 。兴趣性对感兴趣的事进行思维时,往往是思维最活跃的时候 。

具体性 能够掌握代表具体东西的概念,不易掌握抽象概念 。比如:认识苹果、玩具熊,而无法理解诸如时间之类的概念 。
当然,不是所有的宝宝在各种场合下都具备以上的特点,宝宝的思维发展水平因所处的各种条件不同而有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