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会动的身体教案反思


中班科学会动的身体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中班科学会动的身体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 , 活动目标 , 活动准备 , 活动过程 , 延伸活动 , 活动反思等内容 , 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身体中能动的部位 , 初步了解保护身体的方法 , 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科学活动课 , 快来看看会动的身体教案吧 。
设计意图:
我班在开展“长大的我”主题活动中 , 我发现幼儿对“身体为什么会动”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 孩子们常会聚在一起讨论活动的部位和身体会动的原因抓住幼儿这一兴奋点生成了“会动的身体”这一活动 , 我力图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探索、体验自己的身体来引导幼儿发现身体会动的秘密 , 关节会动 , 并通过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尝试创编关节操从而体验活动的乐趣 。
活动目标:
1、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身体中能动的部位 。
2、初步了解保护身体的方法 。
3、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 , 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
活动准备:
1、纸盒做的“木头人”一个、人体结构图一幅、音乐磁带《大家一起来》
2、丰富孩子有关身体的认识 。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木头人 , 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出示木头人 , 幼儿与木头人打招呼
师——“今天有位小客人来我们幼儿园 , 我们一起把他请出来吧!”
(第一环节以出示木头人的方式导入活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 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
(2)、用木头人导入课题:
师——“木头人很羡慕小朋友身体会动 , 它想让小朋友跳一段舞给它看 , 你们愿意满足木头人的心愿吗?”
幼儿跟着音乐跳舞
二、探索身体可以动的部位 , 并做标记
(1)、观察跳舞时自己身体哪些部位可以动?
师——“刚才跳舞时小朋友哪些部位可以动?“
(2)、给自己身体会动的部位做标记 幼儿互相探索 , 交流 , 并把有标记的部位给大家看 。
(3)、游戏《找关节》老师做动作请幼儿观察
师——“这些会动关节平时都可以帮我们做什么?怎样保护它们?”
(4)、听音乐 , 幼儿做动作 , 体验关节作用
(活动让幼儿自主探索 , 观察 , 让幼儿在之间参与的过程中体验操作的快乐)
三、讨论 , 知道如何保护身体
(1)、讨论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师——“经常运动身体会怎么样?”
(2)、说说人们常做的运动项目
师——“日常生活中你看到人们做过哪些运动?”
延伸活动:
在科学区中投放有关人体模型和书面资料 , 让幼儿之间探索发现身体的秘密 。
活动反思:
【中班科学会动的身体教案反思】在第一环节中幼儿能跟着跳舞 , 但是孩子在回答刚才在跳舞的时候你身体哪些部位会动这个问题提出的时候孩子积极性不高 , 也许是我在跳律动的时候动作不规范造成的 , 我想把这个环节改成弹琴请一个幼儿做动作 , 动作可以为:手腕转、耸耸肩、扭扭屁股、踢踢腿、跳一跳等动作 , 这样可以给幼儿一个直接的经验 , 为我的提问做好铺垫 , 在引出下面环节中(关节)也许是问题提得太深 , 幼儿没有经验 , 所以互动不是太好 , 我觉得在课前可以让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探索身上会动的部位在幼儿与家长探索的基础上再引出问题 , 在其他方面幼儿与教师的互动还比较积极 , 幼儿在活动中体验了探索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