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分离焦虑如何缓解

我的宝贝现在1岁零1个月了,最近在我和他爸爸早上出门上班的时候明显地表现出焦虑不安,一定要我抱,不让放下,好像知道我们这一走就得晚上7点多才能回家似的 。今天早上也是这样,我本来抱着他,到时间要上班了,阿姨过来抱,宝贝就开始哭闹,我赶紧说:“好吧,送爸爸妈妈上班吧,我抱你到外面去 。”我和他爸爸、阿姨一起到外面后我要他自己推车子(他现在在学走路,很喜欢推车子),他不要,还是不让我放下他 。阿姨要强制抱他过去,他就开始哭,爸爸赶紧抱过来说:“我们到花园去!”这样他才趴在爸爸的肩头,一脸的幸福相 。到了花园爸爸要把他放下,他又开始哭闹 。
我原来觉得我宝贝的安全感应该建立得挺好的啊,从出生到现在,除了平时上班,其他时间都是和他在一起,连晚上睡觉也是我带 。周末阿姨带他出去玩的时候,他和我分开也没有闹 。
现在看见宝贝这样依恋我,我心里很难过,觉着有些对不起他 。我们都是早上7点多走,一直到晚上7点多才到家啊,吃过饭,也就能和他玩一个小时,他就要睡觉了 。我很矛盾,不知是不是该辞职回家带他,这事一直让我很矛盾 。不知道你自己看出来没有?来信最后一段话道出了问题的实质:“我很矛盾,不知是不是该辞职回家带他,这事一直让我很矛盾 。”一句话里出现两次“矛盾”,可见你内心挣扎有多厉害 。
1岁左右的幼儿出现分离焦虑是正常的,这是他们情感和认知发育的一个里程碑,是必经阶段,是进步的表现 。在襁褓期,他们以为自己跟妈妈还是一体的,这种感觉一般延续到8个月左右,也就是孩子学会爬行的时候 。大部分孩子在8个月学会爬、1岁左右则学会走路,从身体上可以自行远离妈妈,也继而从心理上开始与妈妈分离,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和妈妈是不同的个体 。这种分离既带给他们兴奋,也带给他们恐惧和焦虑 。他们迫切地需要确认:无论离开多远,妈妈仍然是爱他的,会照料他、保护他 。而这个时期,他们对时间的概念还很模糊,不能预见未来,他们往往认为暂时看不到的东西是不存在的 。而如果父母离开,宝宝会误以为爸爸妈妈会消失不再来,因此出现分离焦虑 。
宝宝能否顺利地度过这一阶段,则取决于家长的处理方式和态度 。任何家长都深知产假结束后开始上班的日子,跟宝宝道别是最令人揪心惆怅的时刻 。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怎样做才是有利于宝宝成长的,而不能一味地宣泄自己的情绪 。
如果爸爸妈妈欢快地与宝宝道别,说完再见后干脆地离去,宝宝在一开始肯定会哭闹,但是日复一日的道别仪式和父母畅快的态度,以及在一定时间之后父母肯定会重现,则向宝宝反复说明:分别虽然令人一时难过,却也不是什么痛断心肠的坏事 。宝宝也渐渐学会平静快乐地向父母道别,今后和自己依恋的人道别的场面还很多呢,这只是最初的练习而已 。
然而,如果父母内心忍受不了跟宝宝暂时分离,告别时成年人比孩子还痛苦,更忍受不了孩子的哭闹,内心充满矛盾、愧疚、伤痛,那么宝宝也无法忍受这种分别,每每闹得跟生离死别一样 。孩子的状态往往是成年人内心状态的镜像,成年人内心是什么样子,孩子就会是什么样子 。成年人忍受不了与孩子暂时分离,孩子就会哭闹不停,因为哭闹满足了成年人内心的需求,给他们一个理由不跟孩子分开 。而在和孩子道别时,孩子的哭闹会撕裂成年人内心深藏的伤口,也许父母在幼年时经历过跟亲人分离的伤痛,甚至感受遭到遗弃,所以今天才会如此难以忍受和孩子的分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