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喜怒哀乐你都分享了吗

【孩子的喜怒哀乐你都分享了吗】快乐与人分享,会变成两个快乐;悲伤与人分担,将只剩下半个悲伤 。家长要学会与孩子一起分享喜怒哀乐,在分享的过程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会越来越亲密,心与心贴得更近 。
--苏联教育家 阿莫纳什维利
【个案点击】
张好涌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孩子,但她的性格孤僻,不爱说话 。有一次,张好涌期终考试,在全年级排第二名,老师特地夸奖了她,并且说她有希望考取重点高中 。张好涌很高兴,回家后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父母,没有想到在她刚开始讲时,父母就在那里忙这忙那,听完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只是说“知道了”三个字,本来十分兴奋的张好涌,看见父母这样的态度,心情很低落 。
还有一次,张好涌考试发挥失常,名次一下拉后了许多,张好涌很难受 。放学回家见到妈妈后,就想同她说说心里话 。妈妈看见她的神情,就问:“有什么事吗?有事就说,没事我还忙着呢 。”张好涌听了妈妈的话,知道即便自己说出来,妈妈也不会安慰自己,心里的疙瘩还是解不开,所以就回答妈妈说没事 。这样多次之后,张好涌的性格越来孤僻 。
【案例解析】
每个人都有与别人分享情感的需要,而孩子这方面的需要尤其强烈 。父母要特别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无论多忙,都应抽空与孩子交流,分享他的喜怒哀乐,与孩子一起笑,一起悲,成为孩子的知已,这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最高境界 。像上例中张好涌的父母那样,因为忙而忽略了孩子与父母分享情感的需要,也就等于剥夺了孩子健康成长的养料,阻碍了孩子全面发展的进程,还会由此给孩子造成性格和心理的缺陷 。这样的父母不管有什么样的理由,都是不称职的 。
父母和孩子分享喜怒哀乐,对孩子来说,孩子会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也会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和重视,这样孩子不但满足了与人分享的心理需要,同时知道了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重要位置,会在心里十分珍惜父母给自己的爱,对父母的教育、引导就不会产生厌烦和抵触,父母与孩子就能够更好地相处 。
就父母来说,因为和孩子分享了一切,对孩子有了更多的了解,更全面的认识,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孩子,这样对孩子不好的地方,就能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也不会轻易地对孩子进行批评与指责,或者武断地下结论等 。
因此,父母和孩子一起分享喜怒哀乐,无论是对于孩子还是父母,都是非常有益和重要的 。孩子在分享后对父母更加敬重,父母在分享后学会了对孩子理解和宽容 。有了分享,孩子的缺点与问题父母可以及时地发现,并根据情况进行有效地引导、解决;有了分享,孩子对父母抵触的情绪减少了,逆反心理没有了,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 。这样孩子的身心健康都得到了保障,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也会更加融洽 。
不过,父母分享孩子的喜怒哀乐时要注意不能先入为主,要用心去听孩子的心声,千万不能因为“没有时间”,像上例中张好涌的父母那样,拒绝分享孩子的喜怒哀乐,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
【建议父母的方法】
分享使孩子不再孤单,分享给孩子带来爱的曙光,分享给孩子送去前行的希望,分享能使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 。因此,父母要学会和孩子分享喜怒哀乐 。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做呢?
方法一: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
方法例示
小贡的爸爸因为与别人打架,曾在监狱里呆过一段时间,这些小贡的同学们都知道,经常会当着小贡的面说他爸爸的坏话,为此小贡很难受 。有一次,又有一个同学说小贡的爸爸打架进监狱的事情,小贡忍不住与那个同学狠狠地打了一架,结果浑身是伤地回到了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