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强化孩子的心理承受力

我们的孩子将来会生活在一个更多变化的社会,他们将会面对职场的激烈竞争,复杂的人际关系,也免不了一生中遭遇情场失意,事业困境,生意败北 ……总有一天,我们要先我们的孩子而去,不如早点把世界交到他们手中 。他的心理承受能力,直接关系到他的人生是否幸福 。
我们经常看到这种报道:一些青少年因父母的几句呵斥而离家出走;一些职员因工作环境中的些许不如意而愤然辞职;一些让人羡慕的“精英”与“天才”,却在轻微的挫折中陷入消沉中无法自拔,甚至爆发出攻击他人和自我毁灭的行为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最新公布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中学生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 。其根源都与心理承受力有关 。
一个心理承受力弱的孩子,会表现得退缩,耐性差,懦弱,焦虑和自卑,面对困难他缺乏坚持,面对自己不熟悉不擅长的领域,他宁可不做,因为不做就不会输 。
一个心理承受力强的孩子,情绪稳定,意志顽强,积极进取,他敢于冒险,乐于尝试新鲜陌生的领域,面对挫折和变化也能保持乐观,百折不挠,愈战愈勇 。
我们的孩子,将来会生活在一个更多变化更多风险的社会,他们的未来,将要面对竞争激烈的职场,复杂的人际关系,也免不了遇上情场失意,事业困境,生意败北……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他人生是否幸福,事业是否成功 。
从小强化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是父母给予孩子受益一生的珍贵礼物 。
勇敢来自安全感
人的勇敢多取决于他的安全感,安全感越充分,人就越乐于尝试冒险和挑战自我 。对孩子而言,可以信赖的、能保护他的妈妈,或爸爸,或其他的重要养育者,是形成安全感的重要基石 。所以,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最重要,最基本,最关键的是,在孩子人生之初,父母就要与孩子之间建立起健康亲密的依恋关系 。
对父母不依恋的孩子,首先丧失的是对父母的信任,进而丧失的就是探索世界的勇气 。他们缺乏自信,面对挫折看不到自己的潜力,轻易放弃;他们总需要通过别人的关注和肯定来证明自己的价值,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来获取“别人”,而不是“自己”对自己的关注 。
妈妈也应该停止对孩子不切实际的期望 。妈妈就是孩子的天 。如果孩子觉得自己不能让妈妈满意,这是具有毁灭性的心理负担 。妈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为孩子每一天的进步而骄傲,而不是期待孩子比隔壁小明钢琴弹得好 。永远不要横向比较自己的孩子。但纵向比较是好的 。告诉孩子“今天比昨天好,这次比上次强 。”这样的推动才是孩子进步的阶梯 。
管理好情绪才不怕挫折和困境
认识自己的情绪并管理自己的情绪,也能保持稳定的心境,这无疑是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基石 。
让孩子有一个畅通的情绪宣泄渠道 。在孩子悲伤沮丧的时候,也让孩子尽情宣泄,就让他去哭个涕泪滂沱,而不是劝孩子“别哭别哭”,“男孩子不能哭”这样的话 。告诉孩子:“我知道你很难过 。”或者什么都别说也好,就抱着孩子 。4、5岁以上已能够独处的孩子,给她空间和时间去消化自己的情绪,帮孩子轻轻带上门就好 。
在孩子爆发愤怒等强烈的负面情绪时,有技巧地让孩子发泄出来 。比如阿宝被别人欺负得哭了,妈妈不许她还手打人,她很生气,开始砸周围的东西 。妈妈先紧紧抱住她,这样可以限制她继续破坏,同时用尽量轻地声音在她耳边说“宝宝,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 。如果是别人那样对妈妈,妈妈也会很生气 。”然后,“你把书扔坏了,那可是你最喜欢的书啊 。”“我们去打枕头吧 。”或者“也许你想画出自己生气的心情 。”或者,“如果你想跟妈妈说说,妈妈在听 。”